之祖住世一百七岁。韬光混迹。皆为偿债而然。祥符曰。似则似也。然祖之方便。有非一切所能测识者。唯证乃知。毋庸拟议也。
甲寅十四年。
乙卯十五年。
丙辰十六年。
丁巳十七年。
性宗天台第一世智者大师智顗寂於剡东石城寺。
十一月十七日。帝遣使至天台。诏迎顗将行。告门人曰。吾今往而不返。汝等当成就佛陇南寺。一依我图。门人曰。若非师力。岂能成办。顗曰。乃是王家所办汝等见之。吾不见也。二十一日。到剡东石城寺。百尺石像前。不进。二十四日。顾侍者曰。不久应去。大士来迎吾其西矣。门人智朗请曰。不审何位何生。顗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他。获预五品耳。命笔作观心偈。示诸法门纲要讫。趺坐而逝。寿六十。腊四十。
祥符荫曰。止观玄义。皆圆极一心。妙该万法。当禅宗初来。未大举扬之时。而师能表里导引之。至其玉立精严。净业成就。则又师之绪余也。
戊午十八年。
己未十九年。
庚申二十年。
辛酉仁寿元年。
诏天下建舍利塔(书何着普也)。
帝龙潜时。遇梵僧授舍利一裹曰。檀越他日为普天慈父。此大觉遗灵。留与供养帝作七宝箱贮之是年六月十三日。诏岐州等三十州。各建塔。帝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置於御座。烧香礼拜曰。愿弟子常以正法护持三宝。救度一切众生。乃取金瓶。瑠璃瓶。各三十。以瑠璃瓶盛金瓶。置舍利於其内。熏陆为泥。涂盖而印之。诸沙门各奉而行。初入州境。总管刺史。夹道步引。四部大众。威仪斋肃共以宝盖旛幢。华台珠幔。种种音乐。尽来供养围绕限十月十五日。午时同下石函。帝於是时。执珪降阶。率文武百僚。烧香。及舍利入塔。处处表闻。皆有感应。
壬戌二年。
祖付道信衣法。
信服劳九载。后於吉州受戒。侍奉尤谨祖屡试以玄微。知其缘熟。乃付衣法偈曰。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癸亥三年。
祖适罗浮山。
祖告道信曰。昔可大师付吾法后。往邺都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