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於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丁未景隆元年。
五祖支下国师嵩岳慧安寂。
安辞返嵩岳。三月三日嘱门人曰。吾死。将尸向林中。待野火焚之。俄尔万回公来见安。猖狂握手言论。旁侍倾耳。都不体会。至八日闭户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二十八。门人遵旨舁置林中。果野火自然阇维。得舍利八十粒。
戊申二年。
法师荆州玉泉寺恒景振锡还山。
景习天台止观。三被诏入内。为受戒师。奏乞归山。诏中书门下。及学士。於林光宫设斋饯送。帝亲赋诗。学士中书令李峤等。应和。景捧诗振锡而行。天下荣之。
证圣大师泗洲僧伽寂。
伽神化事迹。具载本传。二月三日寂。勅就荐福寺起塔。忽臭气满城。上祝送归临淮。言讫异香腾馥。乾符中。谥证圣大师。
己酉三年。
勅赐中兴寺额为法泉新州旧居为国恩寺。
睿宗(名旦在位二年)。
庚戌景云元年。
祖示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祖示众略曰。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人具此三昧。决获菩提。
祥符荫曰。初祖示入道之要。不出理行二种。今祖垂示一相一行三昧。融凡圣之情见。发本体之妙用。真实达道者。日用亲证。方契如如。否则触处犹存隔碍。未能念念与道相应也。
辛亥二年。
壬子(太极元玄宗先天元)年。
祖付法。
祖告怀让行思等曰。吾忝受忍大师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汝等性根淳熟。堪任大事。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祥符荫曰。祖当法运中开。群机淳熟之时。其所说法。如大云时雨。普润皆萌。厥后一物不中的。脚下腾踏马驹。建立无相三昧。直接大机大用。不落阶级底。岭南消息。尽从这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