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处士孙思邈。诏充西明寺上座。同三藏法师玄奘译经。时廷勅令僧拜。上启止之。精修戒行。三衣皆纻。一食唯菽。每感天人梵释等。往来谘受律相。及毗沙门天王太子那咤密侍。神迹多端。秘而不言。撰法门文记。广弘明集。续高僧传。三宝录。羯磨戒疏。行事钞。义钞等。二百二十余卷。春秋七十二。腊五十二。将寂之前。有天来庭除礼白曰。师当生睹史天。持物一包云。是棘林香云。乃安坐十旬而化。时十月三日。灵昌太守李邕。工部朗中严厚本。各撰碑颂。以久居终南。故称南山焉。塔曰净光。
祥符荫曰。如来灭后。戒乃大师。如构华堂。当培基扯。未有了明体性。而拨弃毗尼者。纵身心之解脱。必清净以无依。律师辩洽精严。提纲振纪。诚可谓法门宪章。禅流砥柱者也。
戊辰总章元年。
西明寺释道世撰法苑珠林成。
凡一百卷。始从劫量。终於杂记。分门别序。十稔乃成。兰台郎李俨为之序。
己巳二年。
庚午咸亨元年。
辛未二年。
居士卢慧能来参经八月付衣。
居士卢慧能。自新州来参谒。祖问曰。汝自何来。卢曰。岭南。祖曰。欲须何事。卢曰。唯求作佛。祖曰。岭南人无佛性。若为得佛。卢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岂然。祖今随众作务。卢曰。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曰。这猎獠。根性太利。着槽厂去。卢礼足而退。便入碓坊。服劳於杵臼。昼夜不息。经八月。祖知付授时至。告众曰。正法难解。不可徒记吾言。持为己任。汝等各自随意述一偈。若语意冥符。则衣法皆付。时会下七百余僧。上座神秀者。学通内外。众所宗仰。咸推称曰。若非尊秀。畴敢当之。神秀窃聆众誉。不复思惟。乃於廊壁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祖因经行。忽见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赞叹曰。后代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其壁本欲令。处士卢珍。绘楞伽变相。及见题偈在壁。遂止不画。各令念诵。卢在碓坊忽聆诵偈。乃问同学。是何章句。同学曰。汝不知和尚求法嗣。令各述心偈。此则秀上座所述。和尚深加叹赏。必将付法传衣也。卢曰。其偈云何。同学为诵。卢良久曰。美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