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法印。当代为尊也。来参学众。尽列僧堂。朝夕参请。以道为务。主法者称和尚。上堂升座说法。大众雁立侧聆。示依法而住也。斋粥随宜。二时均徧。行务普请。上下均力。示同众无私也。立两序。分列东西。助扬法化也。立列职。各司其事。专领庶务也。有过举罚。公摈出院。示清众无染也。其诸轨度。高简详序。号曰百丈清规。天下禅林。遵而行之。
祥符荫曰。今日之清规。非祖当日所立之清规也。祖尊主法。尚不立佛殿。何得有如今之繁文等事。一增改於宋僧赞宁。再修饰於元僧德辉。而从上之宗风法式。扫土尽矣。灵隐礼和尚尝切叹。欲厘正之。南岳储和尚欲成宗门典礼一书。以告方来。俱有志未就。后有志於敦祖复古者。其幸加之意焉。
禅师希运来参。
运幼於闽县黄檗山出家。身长七尺。额有圆珠。后游天台。路逢一僧。与之谈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颇有异相。乃偕行。属溪水瀑涨。捐笠植杖而止。其僧率运同渡。运曰。兄要渡自渡。彼即褰衣蹑波。若履平地。回顾曰。渡来渡来。运曰。咄。这自了汉。吾蚤知捏怪。当斫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吾所不及。言讫不见。至洛京行乞。吟添钵声。有一妪出扉间曰。太无厌生。运曰。汝犹未施。责我无厌何耶。妪笑而掩扉。运异之。进与语。多所发药。须臾辞去。妪告曰。可往南昌见马大师。至南昌。马祖已示灭。遂往石门谒塔。时祖结庐於塔旁。乃往参祖。祖问。巍巍堂堂。从何方来。曰巍巍堂堂。从巅南来。祖曰。巍巍堂堂。当为何事。曰巍巍堂堂。不为别事。祖深器之。曰某甲特来礼拜。福缘浅薄。不及一见。未审平日有何言句。愿闻开示。祖遂举再参马祖因缘。运闻之。不觉吐舌。祖曰。子已后莫承嗣马大师么。曰不然。今日因师举。得见马祖大机大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他日已后丧我儿孙。祖曰。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於师。方堪传授。子今甚有超师之见。运便礼拜。一日运问从上宗乘如何指示。祖良久。运曰。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祖曰。将谓汝是个人。乃起入方丈。运随后入曰。某甲特来。祖曰。若尔则他后不得孤负吾。
禅师昙晟参。
经二十年因缘不契。后造药山。
禅师双峰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