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平原周氏子。得法於普寂。为北宗秀第三世。结庐太乙。太和中文宗嗜蛤蜊。海民供递甚劳。一日御馔中有擘不张者。帝以其异。焚香祝之。乃开见菩萨形仪。梵相具足。遂奉贮以金粟檀合。赐兴善寺。令僧众瞻礼。宣问群臣。斯何祥也。相国李德裕奏曰。臣闻终南山有惟政禅师。大明佛法。可召问之。乃诏入宣问。政曰。物无虚应。此乃启陛下之信心耳。故经云。应以此身得度者。即见此身而为说法。帝曰。菩萨身已见。未闻说法。政曰。陛下睹此为常耶。非常耶。信耶。不信耶。帝曰。希有之事。朕深信焉。政曰。陛下已闻说法竟。帝大悟。诏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留政内道场。累乞归。诏住圣寿寺。武宗即位。政急入终南山。或问其故。曰吾避雠乌可已乎。及后废教。其菩萨像。忽失所在(高僧传作恒政)。
曹洞宗首建第一世祖
讳良价。会稽俞氏子。礼五泄默禅师出家。受具嵩山。首参南泉。次参沩山。嗣法云岩。住洞山。
嗣洞山法同建宗旨曹山祖。
讳本寂。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出家於福州灵石。二十五圆具。寻谒洞山。得旨嗣法。造曹溪礼祖塔。自螺川还止临川。以志慕六祖。乃名山为曹。大阐洞山宗猷。共设法药。道合君臣。位彰偏正。天下翕然宗之。共称曰曹洞宗。
壬戌二年。
青原下第五世曹洞宗第一世洞山祖嗣云岩宗统同法嗣曹山首建曹洞宗。
书法(书嗣统。同临济。书同建。同沩仰)。
安隐忍曰。单传之道。自大鉴已后。裂为五宗。言诠虽异。未有不因事建立者。据悟繇可考也。洞山初见云岩。已悟无情说法之旨矣。又於默然良久处沉吟不决。非得其半。而昧其全乎。故云岩曰。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后过水睹影大彻。述偈云云。曹山亦有偈曰。渠无我即死。我无渠即余。渠如我即佛。我如渠即驴。父子祖孙。立言垂教。何其似欤。石头参同契。多明暗回互之旨。云岩实阐明之。而洞山父子大彰其道。师法渊源。其来尚矣。
或问祥符曰。世尚唐虞。不闻并称帝历。周开文武。何同纪王年。今沩仰曹洞。岁月后先。旺化彼此。何以并纪宗统。同编岁年。祥符曰。法王宗统。不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