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问赵州如何是和尚家风。州曰。老僧耳聋。高声问将来。僧再问。州曰。你问我家风。我却识汝家风了也。懃即大豁所疑。曰乞和尚指示极则。祖曰。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懃展拜。祖令掌翰墨。
净慈本应诏住法云赐号大通。
石塔戒受苏轼疏请。
戒嗣慧林冲。住扬州石塔。时轼知扬州。戒告退。轼率僚佐同至石塔。令击鼓集众。袖中出疏。使晁无咎读之。曰。大士何曾说法。谁作金毛之声。众生各自开堂。何关石塔之事。去无作相。住亦随缘。惟戒公长老。开不二门。施无尽藏。念西湖之久别。亦是偶然。为东坡而少留。无不可者。一时稽首。重听白椎。渡口船回。依旧云山之色。秋来雨过。一新钟鼓之音。戒乃重住石塔。
癸酉八年。
芙蓉祖自太阳迁大洪。
祖自太阳迁隋州大洪。劝请皆一时名公卿。洞上宗风。大振西北。
禅师浮山下净因净照道臻寂。
臻性静退。似不能言。奉身甚约。一布裙二十年不易。居都城。颓然不出户。三十年如一日。无所嗜好。雪方丈之西壁。请文与可扫墨竹。曰吾使游人见之。心目清凉。此君可代我说法耳。时上念佛法之淆。悯名相之弊。即相国寺为慧林智海二剎。凡主法必自臻择之。八月十七日。语门人曰。吾更三日行矣。及期沐浴说偈。跏趺而寂。寿八十。
甲戌绍圣元年。
清远还东山典谒领悟。
远参归宗文不契。乃至蒋山。邂逅惟清。谓曰。比见都下一尊宿语句。似有缘。清曰。演公天下第一宗师。何故舍而事远游耶。所谓有缘者。盖知解之师。与公初心相应耳。远然之。踰年还海会。祖令看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甚处忏悔。云门云露。这公案。后命典谒。适寒夜孤坐。拨炉见火一豆许。恍然自喜曰。深深拨。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遽起阅几上传灯录。至破灶堕因缘。忽大悟。作偈曰。刁刁林鸟啼。披衣终夜坐。拨火悟平生。穷神归破堕。事皎人自迷。曲淡谁能和。念之永不忘。门开少人过。克勤因诣其寮。举青林搬柴话验之。且谓古今无人出得。你如何会。曰也有甚难。曰只如他道铁轮天子寰中旨。意作么生。曰我道帝释宫中放赦书。勤退语人曰。且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