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统编年卷之二十七
临济第十九世祖
讳明本。嗣高峰。
成宗丙申元贞五年。
临济第十九世中峰祖嗣宗统(二十八年)。
学者辐凑归之。如水就下。而祖深自韬晦。一时宰相公卿。上及天子。每虚径山灵隐诸大剎赍币迎祖。卒不可致。示众曰。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做一件大事第三[拚-ㄙ+ㄊ]舍积劫以来积习不下。又不具久远不退转身心。毕竟病在於何。其实不识生死根本故也。夫根本者。性真圆明。本无生灭去来之相。良由不觉。瞥起妄心。迷失本源。虚受轮转。以故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当知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阴四大。动不动法。皆是生死根本。若不曾向真实法中。脱然超悟。更於悟外。别立生涯。不存窠臼。岂堪向生死岸畔札脚。或纤毫不尽。未免复为胜妙境缘惑。在那边起诸异想。虽曰晓了。其实未然。惟痛以生死大事为己重任者。死尽偷心。方堪凑泊。直下傥存毫发许善恶取舍。爱憎断续之见。则枝叶生矣。可不慎乎。
禅师晦机元熙出世百丈。
熙豫章唐氏。世业儒。兄元龄登进士第。熙年十九。志不可夺。从西山明祝发。将游方。其母怜之。具白金为装。熙谓财足丧志。善辞谢母。不持一钱以行。至吴。名宿皆欲出己座下。不顾也。闻物初观阐化玉几。往谒之。观与语。大惊异之。朝夕谘叩。尽发具秘。遂嗣法。至元中。有旨取育王舍利塔进人供养。使者诣熙求记述舍利始末。因招与俱。熙辞曰。我有老母。兵后存亡不可知。遂归江西。则元龄先以临江通判从文丞相起兵死。独母在堂。熙奉之以孝闻。隐居里之灊山。元贞二年出世应百丈之请。居十二载而法席振兴。
丁酉大德元年。
戊戌二年。
己亥三年。
祖居吴阊栖云庵。
祖晦迹三吴庐阜。是冬憩吴阊西麓。见松桧蔚然成林。问名於居人。则曰。此雁荡也。祖喜曰。永嘉有雁荡山。乃应真诺矩罗示见之所。名与之同。其般若之当兴耶。遂缚草庵三间以居。扁曰栖云。问道者联翩而至。
庚子四年。
祖结草庵平江名曰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