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者高之。九月三日寂。谥曰弘教。
壬戌二年(平江路南康建昌大水山崩)。
元叟端补径山(先有道士伏章。久不得报。云闭天门选径山四十八代住持。端适当其数)。
端时退隐梁渚西庵。径山虚席。三宗四众。相率白於宣政院。以为非端不可。至是凡三被金襕。至则足不越阃者几二十年。慕其道者鳞萃。至无所容。
相宗法师金陵天禧至德寂。
德号云岩。东昌镭氏子。法照禧宏慈恩之教於龙兴寺。从之尽得其蕴。世祖召见。赐紫。命主天禧。锡号佛光。居天禧三十年。一衲一履。终身不易。过午不食。危坐达旦。岁俭煮糜食殍饿者数万。出衣钵尽新殿庑。以律绳众。有犯必罚。因苦诵丧明。忽梦梵僧迎居内院高座。空中散华如雨。顷之安坐而逝。火浴舍利无算。赵孟俯铭其塔。
法师玉山普安寺宝严寂。
严号幻堂。与大林性俱嗣真觉才。继才之席。诏住普安。方寸湛如止水。淳朴无伪。表里大林。共宏清凉之教。七月寂。
癸亥三年。
临济第十九世中峰佛慈圆照广慧祖示寂。
祖居无定所。或船或庵。咸名幻住。有幻住家训。僧俗争相瞻礼。称江南古佛。八月十五日。说偈辞众曰。我有一句。分付大众。更问如何。无本可据。置笔安坐而逝。塔於天目中峰之西冈。
安隐忍曰。幻住老人。福宠三朝。道尊一世。兼殊方异域之俗。总戴发含齿之民。见之则头顶礼敬。闻之则神意崩悦。无老少。无贵贱。自王公大臣。以及奴隶工作。孩童孺子。皆以江南古佛称之。似宜衣被六铢。食罗千品矣。师乃冬絺夏衲。未尝求适。非果位大士。乘愿再世。以励末世。其能如此哉。世传师肤肉细极。不能衣布。虽下体槩以绫绢。余初谓或然。及考师行状碑铭。而精苦克励。出於天性。师体既丰。尝隆暑病渴。肤腠汗腐。有遗细葛亵衣者。师受而不着。则下体绫绢之言可知矣。今吴山云居庵有师遗履。补缀宛然。亦足为证。余特表而出之。非敢以激近世之习。但欲朝诵暮咏。策所未逮耳。
临济第二十世祖
讳元长嗣中峰。
泰定帝。
泰定帝甲子泰定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