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宿三教堂。主僧进曰。此中向有憨布袋像供西壁。后为羽士居此。於顶上安双髻。改呼为锺离仙。迁供东壁。每每缁衣黄冠。争衡代位。至今荤酒淫祀。妖孽一方。死为怪事。求和尚除之。进以拄杖指其像曰。者块泥团。变怪多端。不守本分。恼乱人间。髡头佛祖。丫髻神仙。出乖见丑。魔魅闾阎。彼此搬弄。东那西迁。妄生喜怒。暮四朝三。不遇老僧行正令。多年冷地受牵缠。四大各复。返本还源。从此一方齐物论。即刻送汝上长安。咄咄。连棒粉碎。而邪孽从兹肃清。
甲寅三十三年。
祖辞众南游。
仲秋祖辞众南行。有答三际禅人问法语。
蕴空忠和尚栖隐廪山慧经从之出家。
盰江之新城。有廪山。去郭二十里。八面秀拔。忠游喜之。因结茆栖止者。二十年。不与人接。诸士绅故人多来相访。唯默坐而已。罗近溪。邓潜谷。与论性命之学。皆超出情见。及举宗门向上事。人多未能领略。经抚州崇仁裴氏子。诞时难产。祖父诵金刚般若经而娩。因名经。初生颕异。长貌苍古。九岁入乡塾。便问浩然之气。是个甚么。塾师异之。向忠道行高峻。特求出家。常疑金刚四句偈。必有指据。偶见傅大士颂曰。若论四句偈。应当不离身。不觉释然。遂辞忠隐峨峰。尝登绝顶顾盻。而作偈曰。踏上云头第一峰。眼中广博小虚空。当时欲见无由面。今日相逢处处同。结庐三年。人无知者。
乙卯三十四年。
丙辰三十五年。
禅师方念参少室休和尚於立雪庭受付。
念字慈舟。别号清凉。古唐杨氏子。十岁投金台义公出家。自念生死事大。受具参方。一日听古道法师讲楞严经。至七处征心。后顿知缘生不实。茫无下落。乃遍历讲席。精研性相宗旨。终不自肯。往少室。参幻休润。於立雪庭礼拜次。润问甚处来。念曰。北方来。润曰。北方道法与此方如何。念曰。水分千派。流出一源。润曰。恁么何用到此。念曰。流出一源。水分千派。润见念言辞迥迈。命充维那。时提大事因缘激发之。念晓夕体究。至忘寝食。一日至五乳峰前。初祖面壁处。忽然契悟。亟诣润呈偈曰。五乳峰前。好个消息。大小石头。块块着地。润可之。嘱曰。从上佛祖。以自己所证。递相承袭。欲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