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万历四十八泰昌元)年。
熹宗悊皇帝。
辛酉天启元年。
壬戌二年。
癸亥三年。
悟和尚住通玄。开堂演法。有通玄峰顶。别是人间之语。夏六月。始定九旬安居之制。深山旷野。相依衲子十数辈。多正因行脚之士。而茆堂草榻。不倦槌拂。寅夕提策。往往有开发者。
黄山惟安普门大师寂。安邵县奚氏子。幼孤贱。苦行矢愿。精勤锻炼。万历三十二年。立黄山道场。破雪登奇。扪萝陟峭。得黄山之胜地。赐额慈光寺。兼渗金佛像。天启三年至夫椒祥符。厨粟无炊。七日不餐。是时权珰播虐。人不聊生。安矢心化浊。救民水火之中。挈杖而北。行至清源之乘愿村。是安十年前所建。少傅蓼水朱公留结夏。六月十三日。趺坐说偈而逝。广护居士中丞许鼎臣铭其塔曰。安志气猛烈。从万死一生中。悟无生法。骨力挺坚。从厮养卑贱时。证尊贵性。力参涉险。如少林五台太行诸处。不啻人烟一饭少。山雪独行深。再上五台。断惑证真。前后际断。礼空印呈偈。人为无明用。安能用无明。人受烦恼使。安能使烦恼。初不识字而字从心生。初不立言而言如泉涌。所过开设丛林。用棒喝以成上上之器。用炼魔以接中下之机。尝曰。究心必集法。忘我必为众。无慧之福痴。无德之慧狂。以法破人。未尝以人破法。有不像语诸录。可谓苦行贯天地。大慈包古今者也。祥符荫曰。神庙之际。宗旨式微。如九鼎系单丝。其时诸方多以苦行持之。如火场水斋炼魔等。虽皆不无偏枯。然精神力用。实足以祛救衰靡之病。如普门大师者。生平於逆风恶浪中。操慈航以接人。可谓险夷一致。其自叙行实。幼时鄙贱。一无所讳。黄山檗庵志和尚尝曰。若普门大师者。可谓具大人知见者也。许青屿侍御。尝述大师住祥符曰。先大中丞广护公。同张清惠二无公入山问道。丈室留餐。即大众黄齑糠团。中丞公曰。弟子即得。张公初入道。恐未谙此粗淡风味也。大师掷糠团起曰。我非以世法奉承檀护僧也。噫。今禅门鄙习。已至不堪。安得如大师者一力挽哉。
十月十一日。曹溪德清憨山大师寂。清返僧服后。结庵五乳峰下。六时刻漏。专修净业。居四年。复往曹溪。沐浴焚香。集众告别。危坐而逝。世寿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