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要杀不少。”贾诩微笑道。
“哦。”孙尚香这才发现陈默,见陈默要出去,询问道:“夫君要走?”
“奉先可再守一年两年,但总不能守十年八年吧,总该有接替者的。”陈默摇了摇头道:“趁着奉先现在还在,让年轻人试试独当一面,对我朝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王上放心,末将身子骨好着呢。”典韦嘿嘿一笑道。
“还有一件事,王上得看看。”贾诩将一卷竹简递给陈默笑道。
然而真的不想再进吗?
不只是吕布,赵云今年五十七,太史慈今年也五十三,过了年更老一岁,如今驻守边疆的将领,已多是老将,虽然还能战,但也战不了几年了,必须有新的将领接替他们的位置,以保边疆安危。
“此乃好事,为何夫君还要皱眉。”甄宓疑惑道。
“夫君这等天气还要出去?”甄宓疑惑道。
“不宜过急。”贾诩叹了口气道:“我知王上是想在此事还未完全影响过大之前,先将其打掉,但治贪与打仗不同,王上擅渡人心,当知人心本贪,而且,臣以为贪官有贪官的好处。”
“哦?”陈默接过竹简打开,看了半晌之后,眉头却是渐渐皱起:“奉先要告老?”
“这关中明年必定大旱,赈灾必须早做准备,只是如何赈灾,文和可有方略?”陈默笑问道。
想想这些年吕布、赵云、太史慈三人镇守边关,乌丸远遁北海,鲜卑大王囚于洛阳,匈奴人积极寻求内附,或是请求大汉重置匈奴中郎将,后来更请求朝廷这边置河套太守,便知道胡人这几年活的有多惨,但如果这老一辈将领相继离开,这些胡人是否还能乖乖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陈默觉得应该早些为太史慈和赵云物色接班人选。
外界猜测纷纷,陈默却是并无任何表示,偶尔会和孙权聊些治理天下的事情。
一些机灵的人,已经开始悄悄站队,包括长安朝廷,也开始有不少臣子朝着明王府暗中效忠,但想象中的改朝换代并未出现,陈默回朝四月来,不是忙于政事,与百官商议国事民生,就是在家中陪伴妻儿,平静的有些诡异,所有人都不明白陈默脑子里在想什么。
至于是何利,贾诩已经说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