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八十年代当金融大佬_第28章 忍不住笑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忍不住笑了(1/2)

兰兰说完她的兜底后,也打听了下初海市的市场,确切的说是要怎么购入外汇券。

官哲明扶了扶他用来装逼的眼镜框,“目前没有正规的途径去买。”

见兰兰惊讶地挑了挑眉,他又解释到他身上的金丝眼镜、西装外套,家里的洋酒等等,几乎都是用外汇券购买的,比正常用人民币买要便宜上许多。

但这是他用他爸送他的外汇券买的,而他爸也是因为港口公司长期对接到贸易公司才能拿到。

“应该有别的办法吧?比如……”

黑市……兰兰忍住了这个词。

官哲明虽说是方老板的朋友,但不好在他面前表现得思想过于开放。

“方法只有两个,要么像工作上有接触外资单位自然能拿到部分,要么自己找到老外私下交易。”

“但……找老外,沟通就是一个大问题。”

“能够流利使用英文的人整个处海市估计不超过十个。”

兰兰忍不住笑了。

碰她这个枪口上了哈。

她的英语水平经过多年的磨炼,早已与abc无异了,从口音到日常俚语,顺溜地像母语。

见官哲明疑惑地看着她,兰兰收起她自信的笑容,“这确实不好买,主要是外国人也不是满大街都有。”

不过是对于普通人。

官哲明接着说,“不过说起来,现在倒没有人敢大批量换购,可能怕惹人注意。”

说起这外汇的事,主要从去年三月的政策开放开始。

去年,初海市被特批为经济开放区之一,并成立了金特局,专门管理金融市场。

设为开放区意味着大量的老外可以便捷地来初海市消费,而现行法律规定,老外没法直接使用比如美元、欧元等外币消费,而饭店和商铺也不允许接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官方在前几个月发行了外汇券。

老外可以拿外币兑换外汇券。

因为政策倾斜,老外能买的货居然比国人买的要便宜很多,比如一台电视一千元,而外汇券只需要四百元。

因此外汇券接受度很高。

对比这时国人,日常用品(如粮油、肉、布等)还在定量供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