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勇者翻过群山_尾声 把再见留在心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尾声 把再见留在心里(6/11)

那是一段没有遗憾的故事。

“不,这里人太多,不方便。”韦夏的心里已经有主意了,“明天你来‘神户(kobe)>希望(wish)餐厅’。”

“也好,凡事就要有始有终。”韦夏淡淡地笑道,“我当时真的对开拓者的选择感到奇怪,事后细想,那是必然的,不过我依然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儿时的梦想在那一刻成真了,所以我必须感谢波特兰,感谢他们既圆了我的nba梦,又不让我‘坐牢’,我爱他们。”

科比也在场,他和韦夏对视一眼。

至此,40岁的韦夏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

于是陈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为‘wish’是个内向腼腆的人,直到他两年前与勒布朗·詹姆斯偶然的会晤才从他的口中了解到‘wish’的真实一面。

“标杆。”

陈默主动上去打了招呼。

他不想搞的那么复杂,他也不喜欢美国人遇到任何场合都喜欢讲故事的传统,而且,那些故事本身,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其中的意义。

他们依然讨厌彼此,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他们最后一次交手。

最终,76人赢下了比赛。

伟大的人物,是可以产生共情和共鸣的。

陈默同意时代是进步的。

科比对“wish”的意义,他对“wish”的影响是从何时开的,以及“wish”对科比看法的改变,大学时期的故事,以及选秀前的试训。

由于太晚了,陈默和韦夏暂时分开。

“好吧,你说得对,让科比从话题中滚蛋好吗?我们回到正题。”

友爱之城,美国重镇,体育盛地。

在韦夏口述的故事里,梦境占据了五分之一的篇幅。

时隔24年,陈默听韦夏亲口说出当年的故事时,似乎和他想象中的样子有些不一样。

陈默的确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他没有问任何关于梦境的事。

陈默在网络上是个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为多名体育巨星写过自传。

陈默和球迷不同,他算半个业内人士,知道许多行内的秘密。比如,他知道‘wish’离开的时候会走哪条道。他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