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白话文_卷十五姑妄听之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五姑妄听之一(13/32)

一块太湖石,高过屋檐。石上坑坑洼洼,有一个个的洞眼,望去有飞动的气势。据说是辽金时代留下来的旧物。金代曾开采艮岳的奇石,运往北方。难道这就是所谓“卿云万态奇峰”?不过金代以大足府为北京,即如今的大宁城。辽代的兴中府,金代降为州,不应该在州的首府里放置这块石头。这又让人不明白了。传说京城兔儿山的山石,都来自于艮岳山,我幼时还见过。我在虎坊桥的住宅原是威信公的故宅。大厅东侧有一块石头高七八尺,说是雍正年间建造这座住宅时皇上所赐,也是从兔儿山运来的。南城所有的太湖石,都比不上这一块大。我又号孤石老人,就是根据这块石头取的。

京城最古老的花木,要属给孤寺吕家的藤花,其次就是我家的梧桐,它们都已经生存数百年了。这棵梧桐,直径有一尺五寸。它清秀挺拔,枝叶茂盛,高耸于庭院之中,每到夏季,院内一片绿色。可惜的是,树干被虫子蛀了一个洞,雨水长年积于内,久而久之,树干腐烂连及树根,终于枯死。吕家那所宅院,后来卖给了太守高兆煌,高太守又转卖给主事程振甲。如今,那株藤花还在,支撑藤箩的架子是用栋梁之材搭成,十分结实。藤箩枝叶形成的树荫覆盖着厅前的院子。藤花盛开时,犹如紫云垂地,香气袭人。孝廉慕堂住在吕宅时,有时宴请客人,有时朋友借以款待佳宾,饮酒赋诗殆无虚夕。光阴荏苒,转眼四十余年过去,旧地重游,已非旧主,我感触颇深,如有邻笛之悲。倪畴年丈曾为藤花题了副对联:“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书法之精妙,如同渴骥怒猊一般,气势袭人。如今,不知这副对联落于何处了。

陈句山前辈搬家,搬运家具器用时,先将十多箱书运到新房的院里。树后好像有人小声说:“三十多年.这儿没有见过这东西了。”寻声去看,却什么也没有。有人说这肯定是狐狸。陈句山掉过头去说:“能说出这种话来,是狐狸也是不错的狐狸。”

我已去世的祖父(曾任光禄寺官)康熙年间在崔庄开了一家典当铺,管事的是沈玉伯。曾经有个演木偶戏的,拿了两箱木偶来当。那些木偶都有一尺多高,制作得很精巧。当期过了,那人也不来赎回,又没有人可以转卖,于是便成了无用之物,长时期放在一间废弃的房屋中。一天晚上,月光明亮,玉伯见木偶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