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属丧了良心。张华的《博物志》更诬及孔子,尤其像狗乱咬。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今这些胡说还在流传,实在叫人痛恨。还有的人根据史料,穿凿附会。比如≈lt;汉书·贾谊传》中有太守吴公“爱幸之”的话,≈lt;骈语雕龙》一书便把贾谊归入到娈童之中,还加注释说大儒当了男色。≈lt;史记·高帝本纪》中说刘邦的母亲在大泽中,刘邦的父亲去,看见蛟龙在上面。后来晁以道的诗便有“杀翁给我一杯羹喝,龙种的由来说来话长。”认为刘邦是他母亲与龙相交生出来的,不是刘太公的儿子。≈lt;左传》中有成风私事季友、敬赢私事襄仲的记载。所谓“私事”,就是密切交结的意思,她们为的是谋求自己的儿子接替王位。后代的儒者只拘泥于“私”字上,连朱熹也有“这确实是大恶”的话。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作为学者,应当考证真假,不能只顾炫耀博学非凡,而被人抓住话柄。
堂叔梅庵公说:我们家族中有两个少年(这是我年幼时听堂叔说的,已忘记他们的字号,大概也是伯叔一辈的人),听说某个墓上有狐狸的足迹,夜里携带猎铳前往,一起伏在草丛中侦察它们,背靠背地睡着了。醒来,却发现两人的头发交结在一起,贯穿缭绕成一团,一时间竞解不开来;二人互相牵制着,不能行走,也不能站立;稍微移动一下,就彼此喊痛。就这样二人连结苦恼到天亮,望见行路人,才叫他来,用佩刀割断头发,狼狈地回家。他们十分愤怒,想去报复狐狸。父辈说:“它们没有露出形状和声音,不是人力所能战胜的;况且人无故去侵扰它们,道理上也说不过去。你们的侮辱实际上是自己招致的,又有什么仇恨可言呢?报仇,必定失败更为惨重。”他们两人方才作罢。这是狐狸稍微戏弄他们,使他们警悟;而不严重伤害他们,激起他们必定来复仇,也可谓善于自我保全了。然而,稍微戏弄也能够激超怒火,不如深藏不露,使他们侦察一无所得,更是自我保全的上策。
太和门的台阶下,有个石匣不知叫什么名,也不知里面装着什么东西。德脊斋先生说:“图裕斋的先父曾经负责管理修葺工程,曾打开看过。”去问他,他说:“里面都是黄色的细末,只有半匣,凝结在一起像土坯。仔细看好像是粮食年岁长了变成这样的。”我认为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