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_卷二 诸伤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 诸伤门(2/51)

厥阴亦有转出少阳呕而发热者。二经接壤故也。又有转出太阳表证者。如下利后。清便自调。身疼痛。此阴尽复阳也。夫所谓犯本者。太阳经邪入膀胱之本。如烦渴引饮。

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者。风伤卫之犯本也。如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或下血者。此寒伤营之犯本也。所以仲景有五苓、桃核承气之分。邪热入胃。则当详三阳明之原。而与三承气缓急分治。盖阳明居中。万物所归。无所复传。至此悉宜攻下。但须俟结定。则热邪尽归于胃。然后下之。若结未定而下早。则有结胸痞硬挟热利等证。以邪热归并中土未尽。乘机内入而为变矣。故伤寒家有汗不厌早。下不厌迟。发表不开。不可攻里之戒。邪在少阳。入犯胆府。则胸满惊烦。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或入血室。则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皆宜按证求治。但此经之要。全重在于胃气。所以小柴胡中必用人参。仲景云。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之语。乃一经之要旨也。至传三阴。太阴则腹满时痛。少阴则腹痛自利下重。小便不利。甚则口燥心下痛。

厥阴则寒热交错。寒多热少则病进。热多寒少则病退。大抵少阴传经热邪。必从太阴而入。厥阴必从少阴而入。非若阴证有一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之理。当知伤寒传经之证。皆是热邪。经中邪盛而溢入奇经。故其传皆从阳维而传布三阳。阴维而传布三阴。与十二经脏腑相贯之次第无预也。其邪必从太阳经始。以冬时寒水司令。故无先犯他经之理。但有他经本虚。或为合病。或为越经或陷此经不复他传。非若感冒非时寒疫之三阳混杂也。大抵寒疫多发于春时。春则少阳司令。风木之邪。必先少阳。而太阳阳明在外。病则三经俱受。以是治感冒之方。若香苏、芎苏、参苏、正气、十神之类。皆三经杂用不分耳。试观夏暑必伤心包。秋燥必伤肺络。总不离于司运之主令也。其有误治而成坏证者。证类多端。未能悉举。即如结胸痞满。良由误下表邪内陷。故脉必有一部见浮。盖寒伤营。营属血。而硬痛者为结胸。风伤卫。卫属气。而不痛者为痞满。然痞满之基。多由其人痰湿内蕴。非若结胸之必因下早而阳邪内陷。此大小陷胸、五种泻心分司结胸痞满诸治也。至于懊诸证。无结可攻。无痞可散。惟栀子豉汤可以开发虚人内陷之表邪。一涌而迅扫无余。即劳复食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