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_卷七 大小府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七 大小府门(3/47)

完谷者。气虚也。香砂六君子。或枳实理中汤。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黄芩芍药汤。痰留于肺。大肠不固。或时泻。或时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脉必弦滑。其人神色不瘁。二陈加苍术、木香。或探吐之更佳。腹痛甚而不泄。泄后痛减者。食积也。保和丸消导之。餐泄者。史记名迥风。水谷不化。湿兼风也。风邪干胃。木来贼土。清气在下。升阳除湿汤。若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者死。溏泄者。污积粘垢。湿兼热也。黄芩芍药汤加香、连。溏者。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所以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附子理中汤。洞泄者。即名濡泄。体重软弱。泻下多水。湿自盛也。胃苓汤。水液去多。甚而转经血枯。故筋急也。升阳除湿汤。滑泄者。久下不能禁。湿胜气脱也。四柱饮。不应。用六柱饮。热泻。粪色赤黄。弹响作疼。粪门焦痛。粪出谷道。犹如汤热。烦渴小便不利。五苓散。泻水多者亦必用之。若去桂。即不效。寒泻。腹胀泄注。食即呕吐。理中汤加肉桂、诃子、升麻。食久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脉沉迟。身冷不渴。溲清。或绵绵腹痛。附子理中汤加肉果。夏暑暴泻如水。周身疼痛汗出。脉弱少气。甚者加吐。此名紧病。浆水散。盛暑逼于外。阴冷伏于其中。非连理汤不可。气虚而泻。四君子加升、柴、肉果、诃子。伤食泄泻。必嗳气如败卵臭。保和丸。虚者。治中汤加减。积滞泄泻。腹必绞痛方泄者是也。平胃散加磨积药。伤酒泻。葛花解酲汤。痰泻。则头晕恶心。胸腹迷闷。或时泻甚。或时不泻。二陈汤加海石、香附、星、香、芩、连。姜汁调。神曲糊丸服。有人患早起泄泻。

或时有血。午后仍便结粪。能食善饮。此是酒积作泻。二陈加炮姜、酒炒川连、红曲。陈酒曲糊丸。乌梅汤下。有血。去半夏加麝少许。晨夕各一服。日间无事。将晡腹膨。一夜肠鸣不得宽泰。

次早洞泄。此名顿泻。是脾虚湿盛也。胃苓汤加木香、砂仁。虚者。理苓汤加木香。气泄。肠鸣失气。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稍安。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滞。

气不流转。水谷不分所致。木香调气散。水渍入胃。名为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茯苓甘草汤。五苓散。并灸大椎壮立已。乃督脉之病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