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类。有热。随证加黄连、枳实。
瘦弱不能孕者。以子宫无血。精气不聚故也。当与四君、六味加蕲艾、香附调之。子户虚寒不摄精者。秦桂丸最当。妇人多有气郁不调。兼子脏不净者。加味香附丸。男服聚精丸。若因瘀积胞门。子宫不净。或经闭不通。或崩中不止。寒热体虚。而不孕者。局方皱血丸为专药。若带下少腹不和。或时作痛者。千金大黄丸荡涤之。子户虚热。虽结而不能成实者。四物换生地加芩、连。
然此皆由气血偏沮。是可以药奏功。若夫禀赋阴阳偏绝。虽日用参、术峻补。终无回天之力也。
丹溪曰。无子之因。多起于父气之不足。岂可独归罪于母血之虚寒。况母之血病。奚止虚与寒而已哉。然古方治妇人无子。惟秦桂丸一方。其性热。其辞确。今欲得子者。率皆服之无疑。夫求子于阴血。何至轻用热剂耶。今得此丸。经血必转紫黑。渐成衰少。或先或后。始则饮食骤进。
久则口苦舌干。阴阳不平。血气不和。焉能成胎。纵使有成。子亦多病。以其能损真阴也。按东垣云。李和叔中年得一子。至一岁。身生红丝瘤而死。后三四子。至三岁。皆病瘤而死。乃肾中伏火。精气中多有红线。以气相传。生子故有此疾。俗名胎瘤是也。遂以滋肾丸数服。以泻肾中火邪。补真阴不足。忌酒辛热之物。其妻用六味地黄丸以养阴血。受胎五月之后。以黄芩、白术二味作散服。后生子至三岁。前证不复作矣。
胎教胎教之说。世都未谙。妊娠能遵而行之。不特无产难之虞。且生子鲜胎毒殇夭之患。
诚为广嗣要旨。姑以大概陈之。妇人经后四十余日不转。即谨房室。慎起居。薄滋味。养性情。
刻刻存心。与执持宝玉无异。举趾必徐。行立勿仰。坐不实其前阴。卧不久偏一侧。不得耽坐嗜卧。使气血凝滞为第一义。虽不可负重作劳。然须时时小役四体。则经络流动。胎息易于动运。
腰腹渐粗。饮食不宜过饱。茶汤更须节省。大热大凉。总非所宜。犬羊鳖蟹等一切有毒之物。固宜切禁。即椒姜常用之品。亦须少尝。其豕肉醇酒湿面之类。纵不能屏绝不食。亦不可恣啖。归精于胎。过于蕃长。致母临蓐难产。而子在胞中。禀质肥脆。襁褓必多羸困。即如沃壤之草木。移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