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_卷十一 妇人门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一 妇人门下(8/46)

过多。

溃疡脓血大泄。多患此证须。大补气血。或保无虞。若攻风邪必死。其证牙关紧急。腰背反张。

四肢抽搐。两目连札。十全大补。有汗。加炮姜。多汗。加附子。不应。并加姜、附倍人参。多服始应。尝治大虚之证。服参、数斤。附子数枚方应。若汗拭不及。两手摸空者不治。

发热妇人产后血虚。阳无所根据而浮散于外。故多发热。治宜四物补阴。而以炮姜之苦温从治。收其浮散。使归于阴。若气血俱虚。恶寒发热。烦躁作渴。十全大补汤。若热愈甚。急加桂、附。若血虚至夜发热。小腹腰胁作痛。四物加黄五钱。肉桂一钱。若作渴面赤。当归补血汤。若误认为火证。投以凉药。祸在反掌。然产后脾胃多虚。有过于饮食伤滞而发热者。慎勿误作血虚治。但遇产后发热。若胸膈饱闷。嗳气恶食泄泻等证。只作伤食治之。若发热而饮食自调者。方用补血正法。产后大发热。必用炮姜同茯苓淡渗其热。一应苦寒并发表之药。皆不可用。凡产后发热恶寒。皆属血虚。此热非有余之热。乃阴虚生内热耳。故以补阴药加炮姜。大剂服之。且炮姜能入肺胃。散虚热。入肝脾。引血药生血。

然不可多用独用。必与补阴药同用。此造化自然之妙也。恶寒发热腹痛者。当去恶血。产后脉洪数。胎前脉涩弱多死。怀孕者脉宜滑数。已产而滑数不改者。虽未必死。多费调理。

寒热产后因气血虚弱。脾胃亏损而发寒热。皆不足证。经云。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寒热。

若兼大便不通。尤属气血枯槁。切禁发表降火。若寸口脉微为阳气不足。阴气上入阳中而恶寒。

补中益气汤加姜、枣发越之。尺部脉弦。为阴气不足。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六味丸加肉桂以收摄之。若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此血虚发热。当归补血汤。不可误认客邪而用表散药。下血过多。寒热而小腹不痛者。此营卫亏损。阴阳不和。属虚。增损四物汤。若恶露未净。伤滞胞络。

寒热而小腹痛者。属实。轻则四乌汤。重则醋煎散。产后卧不如法。败血流入经络骨节间。寒热腰股肿热。痛不可拊。局方调经散。有食消食。头痛骨疼寒热者。外感风寒也。参苏饮、增损柴胡汤、柴胡四物汤选用。或兼泻及吐者。五积散。胸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