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更加马通导之下行。非近世专用柏叶、棕灰、血余之属可比。
黄土汤(金匮)治阴络受伤。血从内溢。先血后便。及吐血衄血色瘀晦者。并主产后下痢。
白术附子(炮)甘草(炙)干地黄阿胶黄芩(各钱半)灶心黄土(鸡子大。
碎)
上七味。先用水煎。灶心土澄清去滓。纳诸药。煎成分温。日再服。有热。加柏叶一握。(千金。无附子地黄。有干姜)
赤小豆当归散(金匮)治小肠热毒流于大肠。先便后血。及狐惑蓄血。肠痈便脓等证。
赤小豆(二升。即赤豆之细者。浸令芽出。晒干)当归(三两)
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如无酸浆水。以醋和沸汤代之)
泻心汤(方祖即伊芳尹三黄汤)崔氏八味丸(方祖)白通汤(四逆汤下)归脾汤(保元汤下)
卷十四
衄血门
止衄散治久衄发热。
黄(六钱)当归赤茯苓白芍药干地黄阿胶(各三钱)
为散。半饥时麦门冬汤调服三钱。日三服。面热足冷。心悬如饥。下焦阴火也。加肉桂末一钱五分。渴不能饮。自觉膈满者。瘀血也。加犀角、丹皮。气虚少食。二便如常者。独参汤服之。兼感微风。发热头痛者。葱白香豉汤服之。虚烦不安。不时哄热者。栀子豉汤服之。素有偏风。
头痛异常者。黑豆、荆芥灰淋酒服之。骤衄不止者。茅花汤服之。久衄不时举发者。乌梅汤服之。
小乌沉汤(局方)治血气不调。心中刺痛。
香附(童便浸。杵。三钱)甘草(炙。一钱)乌梅(钱半)
上三味。水煎。即用药汁磨沉香五分。入盐一字。热服。上三味。在妇科名抑气散。合四物。
即四乌汤。乃局方乌沉汤之变法。中去参、姜而易香附。其破气之力虽峻。而功力稍逊。故以小字加之。立方之意微矣。
黑神散(局方)治吐血衄血。屡发不止。
甘草(炙。二两)干姜(炮)肉桂(各一两)熟地黄(四两)当归蒲黄(筛净。炒黑。各三两)
白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