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缪刺论》曰: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谷)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医宗金鉴》注云:此言恶血为病,有缪刺之法也。人因堕坠,致恶血留内,腹中满胀后不通,当先用利药。如上伤厥阴肝经之脉,下伤少阴肾经之络,当刺内踝之下、然谷之前,有血脉令出血者,盖以此属少阴之别络,而交通乎厥阴也。兼刺足跗上动脉,即冲阳穴,乃胃经之原也。如病不已,更刺三毛上大敦穴,左右各一,见血立已。缪刺,左刺右大敦,右刺左大敦也。但足跗动脉,上关冲脉、少阴、阳明三经,只宜浅刺,不可出血不已也。
《灵枢经·寒热病篇》曰: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医宗金鉴》注云:此言身有所伤,血出多者,及中风寒者,破伤风之属也;或因堕坠必血出,而四肢懈惰不收者,皆名体惰也。关元,任脉穴名,又足阳明、太阴之脉皆结于此,故为三结交也。
《灵枢经·厥病论》曰:头痛不可取于者,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侧刺,不可远取之也。
《医宗金鉴》注云:经言恶血在内,头痛不可取其者,盖头痛取以泄其气,则头痛也;若有所击堕,恶血在内,而取以泄其气,则是血病而治其气矣,故勿取其焉。若所击仆之肉伤痛不已,虽用刺法,亦只于所伤附近之侧刺之,以出在内之恶血而已;若仍按经远取诸以疗头痛,则不可也。
耀山云:此即推类砭去瘀血之意而详言之。
《医宗金鉴》曰:肝脉搏坚而色不变,必有坠击之事,因肉无破,则恶血必留胁下,呕逆,根据经针刺然谷、足跗、或三毛等穴出血;或饮利药,使恶血开行,当自愈也。若脉浮微而涩,当知亡血过多,根据经于三结交关元穴灸之;或饮大补气血之剂而调之,则病已矣。
耀山云:此针灸服药之总论,即医是症之提纲也。按《刺灸心法要诀》,肩井穴,主治,肘臂疼痛不举,针五分,灸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