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心医_第一百九十一章:西域传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西域传说(3/4)

此后呾他揭多鞠多王在东面建寺,幼日王在东北建寺,金刚王在此西建寺。

中印度王在此北建寺,帝日王此东建大寺,中供佛像。

经过历代君王的营建,那烂陀寺宏伟壮观。

另外,梵语“那烂陀”三字意谓“施无畏”或“无畏施”。

西元八世纪初,笈多王朝没落,印度教勃兴,那烂陀寺亦顿告衰微。

十二世纪末曾为伊斯兰军队所毁。

十九世纪(1861年),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考古发现一片佛教遗址。

出土许多精美佛教石雕、铜像、铜盘和印章等,经与《大唐西域记》核对,证明是那烂陀寺旧址。

1957年,中国政府捐款30万元人民币在那烂陀寺附近建造一座中国式的玄奘纪念堂。

根据义净在七世纪末的记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

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

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

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房呈四方形,宽约一丈多。

僧房前方安有高门,开有窗洞,但不得安帘幕,以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隐私。

僧房后壁乃是寺的外围墙,有窗通外。围墙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细,美轮美奂。

寺的屋顶、房檐、和院落地面,都用特制的材料覆盖。

这种覆盖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砖和以黏土制成。

覆盖辗平后,再用浸泡多日的石灰杂以麻筋麻滓烂皮涂上,盖上青草天。

在完全干透之前,用滑石磨光,然后先涂上一道赤土汁。

最后再涂上油漆,光亮犹如明镜一般。

经过如此处理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经人践踏二三十年而坚固如初。”

卡吉娜听到这里,发出惊叹!

“向东,你讲述的这段历史,比我舅舅给我讲的考古史还详细。

也让我重新了解了我们国家那段差点被遗忘的历史。”

我摆摆手道:“我讲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我们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