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组缃小说课_《聊斋志异》讲稿[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聊斋志异》讲稿[1](4/118)

学习,深一步的了解,其程度多少,则不做过分的要求,因为我们有比此更重要的学习和工作。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尤其在自习的过程中,有些什么有关阅读方面的困难,望随时写成纸条,具体地提出来,交给我们。让我们针对情况,来组织讲稿及课堂安排。若是提不出具体问题,亦请把阅读与学习的大概情况反映给我们。每个人可自动地提,用纸条,也可以由班长收集,也可由张相儒同志反映,对讲的内容亦可提出意见,以求参考。

我们还谈一谈关于目前《聊斋志异》的研究工作的情况,我所知道的,对此书的研究工作,目前还只在开始,在第三段文学史尤其明清以来几部伟大的小说作品中,《聊斋志异》要算是最为不幸的。因为《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及宋元明清短篇小说,在五四启蒙运动中,已开始受到了重视。从封建文化的长期压迫统治之下,初步地翻了身,出了土,被承认为好的文学作品。虽然那重视,也还是表面的,一些严重的错误观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曲解它们,导致了极端荒谬的研究途径。但它们之被人尊重,还是事实。即不知其好在何处,但承认其好;不知其价值究竟何在,但知道其有价值。对《聊斋志异》却不然,首先,就不承认其好、有价值。此所遭命运,与五四前,有相反的情形。即《聊斋志异》,在封建时代,倒是为一般文化界、读书人所重视、所喜爱的。因为那些读书人,和一般人民群众不同,他们首先爱重其文字之典雅古奥,即文章做得好。俞樾《春在堂随笔》六,在内容上贬《聊斋志异》,而推崇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但肯定《聊斋志异》的文章。俞樾引其父俞鸿渐《印雪轩随笔》中的话,说《聊斋志异》一书,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纪文达《阅微草堂笔记》,专为劝惩起见也。不屑于描头画角,非留仙所及,自述其著《右台仙馆笔记》,以《阅微草堂笔记》为法,而不袭《聊斋志异》笔意,秉先君子之训也。然《聊斋志异》藻绩不失为古艳,后之继《聊斋志异》而作者,则俗艳而已。此话,可代表封建时代一般读书人对《聊斋志异》的看法。这是一种封建主义艺术观点的评价。可是到了五四时代,却正好对其文章或文笔做了否定。同时,对其内容,也还是予以排斥。于是《聊斋志异》就被打入了冷宫,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