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子玉甚是得意,第一试共有八百人,就贴去了五百,第二场止三百名了,第三场出榜时,只取了六十名。王恂已被落,高品取在四十九,仲清取在二十七,子玉取在第二。另期殿试,子玉文星照命,也占鳌头,共取了三十二名。仲清、高品才高运蹇,皆被落。此科最年轻者就是子玉一人,授了编修之职,颜夫人好不喜欢。正是身经三试,压倒群英,比中状元难得多了。子玉见仲清、高品、王恂等落第,心甚不安,并不以此自得,反谦谨了许多。拜了保荐老师刘尚书,是熟极的,及谒阅卷老师,苏侯见了子玉,就想起子云之言,真是吉星鸾凤,喜不可言。王文辉与陆夫人心中半喜半闷,喜的是子玉考中,闷的是王恂、仲清不中,但接着要办女儿的喜事,也就喜多闷少。
一日,王恂的妻子孙佩秋与仲清的妻子蓉华,到琼华房里来贺喜,蓉华道:“妹夫恭喜,压倒了天下英才。如今是玉堂金马,才子神仙,比今科鼎甲还要体面了好些,这是妹妹的福气,我如何比得上来?”佩秋讲道:“二姑爷真是天下第一个才子,我听这些赴考宏词,从前中过鼎甲,点过翰林的也有在内,也考不过二姑爷。二姑爷不是名闻天下么?状元三年出一个,这宏词科是十年考一回,不比中状元强得多了?”你一句,我一言,把个琼华说得脸红,又不好回答。心上虽是喜欢,但未过门,如何可以公然领谢?只得手拈衣带,低头不语。姑嫂二人见他不好意思,就不说了。
蓉华见他妆台上摆设得甚是精雅,见桌上有一本诗集,蓉华翻看时,是南海杜军门浣白夫人的诗草,蓉华道:“这浣白夫人诗怎样?”琼华道:“诗也做得好,就是不脱闺门气,无甚体裁。”蓉华道:“你看那些题词呢,要算谁的好?”琼华道:“那瑶因女史十首七绝,就做得好。还有那浣香、浣兰这几首七律,真是绣口锦心,香因慧果,这两人不知是那里人?”蓉华道:“这两人我七月内都曾会过,有他们的诗么?我前日倒没有细看。”琼华翻了出来,蓉华看了道:“果然。 这浣香、浣兰是苏年伯苏侯的女儿,浣香嫁与华家,浣兰就是田春帆新娶的夫人。这两姊妹真是才貌双全,世间少有的。”琼华道:“就是他们么?怪不得母亲回来这么夸奖他们。”佩秋道:“他们姊妹倒像双生似的,一模一样,比二位姑娘生得还要像些。”蓉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