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我明天下午来理发”。
每个人都喊着要理发,却没人问哑巴到底去哪了?
他们就像发电报一般,只管发,发完就当是哑巴已经知道了。
人们不问哑巴,是因为哑巴之所以叫哑巴,是因为他就是一个哑巴。
就是问了,他也只会“呀呀呀”的,等于是没问。
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再问了,人们只当他是一个电报接收机,只要对他发报就行了。
哑巴不是真的失踪,他只是病了,跑去他隔壁村的外甥家里去养病去了,一住就住了一两个月。
于是,这几天哑巴迎来了一年的旺季了,一天到晚,人山人海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搞啥理发优惠呢?
哑巴这么受欢迎,那么他到底有什么特色呢?
有的,哑巴理发还是有不少优良传统可供各位托尼老师们参考借鉴的。
哑巴理发特色一:
哑巴理发从来不用问价格,这方面他算诚信经营,他喜欢明码标价,不会出现各种不知名的额外收费。
哑巴早期理发的时候,有人理发,问他多少钱?
哑巴“呀呀呀”的解释。
人们听不明白。
哑巴努力地解释,那人努力地听,终于通过他的v形手势明白了,原来是两块。
但是哑巴又“呀呀呀”的使劲摇头,伸出五个手指来。
那人问哑巴,“5块?”。
哑巴又“呀呀呀”地摇头,左手比个剪子,右手比个鸡爪。
人们这才明白,原来是25元。
后来也许是哑巴觉得跟人解释实在是费劲,也许是人们觉得听哑巴解释实在是费劲,哑巴家的屏风上用粉笔写着“理发”、“大人25元”、“小孩15元”。
再后来“小孩15元”就跟被人篡改了似的,变成了“小孩2元”。
再后来“小孩2元”也被老鼠叼走了,屏风上就变成了“理发,25元”。从此,好长一段时间就再也没有改变了。
哑巴理发特色二:
哑巴理发很专注,理发就理发,不搞其他杂七杂八的护理项目,绝对不会出现没完没了地给顾客推荐染发、烫发、办卡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