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理发工具后,哑巴就算是有个吃饭的家伙了。
这群平日在祠堂里家长里短的人中,有一个老人,他是赵飞云的老父亲,也就是那个提议给哑巴找生路的好事者,在村里村外颇有些威望。
他那天领哑巴去隔壁八仙村的理发店学艺。
但是隔壁八仙村的剃头匠是不肯教的,匠人之所以为匠人,不是因为他的技术有多牛,而是因为他对技能的垄断性。
如果满大街都是理发师,那就只能叫托尼老师了,是称不上剃头匠的。
作为一位剃头匠,他是不会干教会学生饿死师傅这样的蠢事的,毕竟非亲非故的。
老人见剃头匠不肯教,便开始施展他纵横捭阖的说教大法,能成为说死牛的父亲,赵飞云老爸也不是泛泛之辈。
老人跟剃头匠说,“哑巴就是一个低能儿,连话都不会说,你教他,他充其量就是给村里的八十岁以上走不了路的老人理理发,一个村都不一定有一两个,怎么会抢了你的饭碗呢?”
剃头匠没有搭话。
“你教他,到时候我叫他请你吃面”
剃头匠不屑一顾。
“你教他,学会了,我叫他给你包红包”。
剃头匠假装没听到。
老人软磨硬泡,好说歹说,理发的师傅还是不肯教,看来老人不如儿子会讲道理,抓不住重点,解决不了核心问题。
老人大意了,后悔没让自己的儿子代劳,如今老脸都拉下了,还是没说服剃头匠。
剃头匠不胜其烦,对老人和哑巴下了逐客令,老人没办法说,就领着哑巴回去了。
回去后,老人把当天劝理发师傅教哑巴学艺的事跟赵飞云说了。
赵飞云说:“爸,你糊涂啊!”
“你劝剃头匠教徒弟,他没有利益,他怎么会教呢?”
老人否认道:“我有说啊,我说到时候给他包红包,请他吃饭。”
赵飞云说,“这些蝇头小利,得不偿失,让你干,你会干吗?”
老人摇摇头,“那应该怎么说?”
赵飞云答:“你应该放长线,钓大鱼,比如说给他抽成,理一个给他几毛钱,哑巴理得越多,他不就赚得越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