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尚氏学_周易尚氏学卷十四 下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尚氏学卷十四 下经(2/9)

己日。故决知其非是。

象日。已日乃革之。行有嘉也。乾为嘉。行有嘉。谓二征则遇阳遇阳故人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三临重阳。阳遇阳则窒。故征凶。卜问厉也。然三应在上。上兑为言。而兑为毁折。故曰革言。就即也。遇也。革言三就有孚者。言三虽得敌。不能应上。若上六即三。则甚顺利而有孚也。兑为言。乾亦为言。言多故曰三就。又三在三爻。损六三云。三人行。需上六云三人来。皆以在三交。取数于三。三就者三遇也。谓革言来之多也。有孚者上孚于三也。易理失传。旧解于征凶之故。莫有明者。岂知征凶贞厉。谓阳遇阳。下二句谓上应三。义不相属也。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之往也。又何之者。言上六即三。不必他往也。盖革言日至则孚者众。而事已审。革之而已。勿再犹豫不定也。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四失位。宜有悔。无应予则无孚。然九四居乾之中。乾为信。故无悔而有孚。巽为命。四至上巽覆。是改命也。易林人畜之决(左无)也。太子扶苏出于远郊。佞幸成邪。改命生忧。即以决(左无)上兑为改命本此也。改命则革也。盖初以时未至而固守。二孚于天时。三孚于人事。至四遂实行改革矣。乾四云或跃在渊。与此理同也。自覆象失传。旧解皆以四变阴成既济为改命。既济者终正。何吉之有哉。非也。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巽为志。改命则实行革命。故曰伸志。言得行其志也。志行故吉。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乾为大人为虎。大人虎变者。喻大人履九五之尊。威德诞敷。崇高巍焕。改易旧观。故曰虎变。下有应。故未占而有孚也。乾虎象失传。后惟茹敦和俞樾知之。虞翻以坤为虎。宋衷以兑为虎。皆非。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五应二。二离为文。故其文炳。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伏艮为君子。为豹。君子豹变者。谓革命后住命之动。皆得封拜而有茅土。尊显富贵。易世成名。故曰豹变。阴称小人。民为面。艮伏故革面。小人革面者。谓革命之后,除旧布新。小民皆改易其视向也。面向也。史记项羽本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