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尚氏学_周易尚氏学卷十七 下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尚氏学卷十七 下经(9/10)

疑利上有不字。按象云位不当。则不利也。缺以俟知者。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承乘皆险。动则必凶。柔居刚。故位不当。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克方。三年有赏于大国。坎为鬼。易林观之既济云。班马还师。是用半震。震为马为反。既济三半震。故曰班马还师。兹易曰震用伐鬼方。亦以四五形震。为易林之所本。震为威武为征伐。坎为三故曰三年。有赏于大国者。言伐鬼方有功。以大国赏之也。盖以五上半艮为国也。贞吉卜问吉也。高士奇天禄识余云。易震用伐鬼方。敦深谓震乃挚伯名。程传训为威武。则三年有赏于大国。何人也。以文理言。此说颇胜。而述之者少。

象日。贞吉悔亡。志行也。坎为志。四承乘皆阴。故志行。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离为光。五君位。故君子之光。下有应。故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离为大明。故其晖吉。晖。说文光也。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坎为酒。为饮食。上九下履重坎。故有孚于饮酒。有应故无咎。上应在三。三居重坎之中。故亦濡其首。六爻皆有应。故有孚。皆失位。故失是。然不续终之故。正以此也。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上艮为节。节止也。过而不止。故不知节。即未济之卦形。即异于常卦。故所取之象。往往为本卦所无。如曰逐。曰高宗。曰伐。日襦(左系)衣如(左衣)。曰杀。曰祭。曰福。曰大国。曰震。本卦皆无此象。于是虞氏用卦变以求其象。惝恍支离。莫可究洁。然经于九四曰震。且明以四五为震矣。故知其它皆用半象也。易林本之。于观之既济云。班马还师。震之即济云。齿齿(右间)齿齿(上契无大)。兑之既济云。积石为山。旅之既济云。逐鹿南山。恒之既济云。三妪治民。是皆于既济取震马震鹿巽妪兑齿艮山象。又谦之未济。千柱百梁。是以艮为梁柱。未济三艮形。故曰千柱百梁。又涣之未济。三虎上山。亦以三艮为三虎。又蹇之未济云。一口三舌。亦以重兑为三舌。凡易林取象。无不本于易。此用半象。必有所受之。而其详不传。由是证施孟梁丘三家易学。其取象皆尚有极繁琐之口传。徒以古人尚质。竹书艰难。其所为易传。皆疏其大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