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下去,恐怕要触及到皇家的隐密了。
皇帝有些不悦:”继续说,朕赦你无罪。“
高庭见推脱不过,只能强行为皇帝解忧:”依老奴所看,晋王今日若无赵元恪偶然相救,恐怕已遭不测,此事必是他人所为。而有能力策划此事,且最大受益者……都……都是太子……“
皇帝的神色更加不悦了,高庭见状,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赵元恪是太子东宫属官,又与燕世子一案有关,晋王遇袭,太子至少有办事不力之罪,燕世子遇刺,太子又至少有御下不严之责,应该给太子一些警戒,以示皇上公允……或许……或许也能暂时平息燕王的怒气……”
皇帝听后闭目沉思许久,高庭所说他心中早已想到,只是换个人口中说出来,自己才好顺着往下。如今大周朝也许要迎来巨变,值此危机动荡的时刻,大局或许不再是一个这样孱弱的太子可以支撑的了。
又过了许久,皇帝缓缓说道:“下旨:令太子左右卫迁驻帝都北门外,羽林军接管东宫,无朕旨意,任何人不得进出东宫。”皇帝停顿片刻,补了一句:“包括太子。”
高庭接旨退下,很快消息便传遍了帝都,众人心中皆知,太子如今实际已被软禁,失去了权势,恐怕帝都的形势马上就会大变。而更大的的变数则来自北方,一旦燕世子遇刺的消息传回燕国,一向彪悍强硬的燕王又会作何应对呢。
可是眼下的这一切,关在天牢中的元恪却无从得知。这几日大理寺的官员天天提审,翻来覆去的就问那几句话,元恪自然是一概不认罪。回到牢中元恪无事,总是遐想当日的情景,元恪心中反复纠结,最后索性不管,听天由命吧。
一日夜晚,元恪正在牢中静坐遐想,忽然听到门外有人走近,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形身披黑衣斗篷走了过来,摘下斗蓬一看,居然是周琰。
元恪心中大喜,顿时没有了春猎那天猜疑产生的生分感,连忙说:“六公子,你怎么来了?”
周琰压低声音说道:“赵兄你现在可是重犯,我花了许多银两,打通许多关系,今晚才能混进来,时间宝贵,你快说说能找何人救你出来?”
元恪想了想:“当务之急先修书一封给家父,让他想想办法。”
周琰连忙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