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朝堂之中,元恪每日仍然继续陪伴着小皇帝周琳上下朝,这些日子观察下来,秦王孙巡果然不是那么热衷于政事,经常以身体有恙为由,推辞不来。秦王之位空置时,年幼的小皇帝依然总是沉默不语,身边的国师弘一便替代了秦王的作用,将朝政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孙漓近日也变得越发活跃了,大概是受了之前元恪那番话的启发,在世子之位上心态愈发急切;无论朝中什么事情,都忍不住大加评论,有什么需要处理的事务,也都是当仁不让,大出风头。众人也心知肚明,以目前的形势,孙漓的身份,即使他不这样主动,未来的世子之位也必然会落到他头上。
只是今日,秦王孙巡又比较罕见地出现在了朝堂之上,元恪心想,估计又是函谷关外有什么重要消息传来。等来人上报,果然是一条震惊的消息:“梁国公子周琰,被燕贼围困在汝南城中,特地向天子求援!”
元恪闻言又惊又喜,周琰?他当日居然没有在洛阳和梁王宗室一同蒙难?
秦王孙巡当然没有听说过周琰,眉头一皱问道:“哪个周琰?是那个伪帝周阅的儿子?当初崔允在洛阳不是已经将周阅的亲族子弟全部屠灭了吗,这个什么公子不会是个冒牌货吧?”
下面的人连忙回答:“回王上,臣下已经查过了,这个周琰确实是伪帝周阅的庶六子,此前不知身犯何罪,曾被伪帝周阅贬出洛阳,才因祸得福躲了一场祸事,如今他已是伪帝周阅唯一存活于世的子孙了。周琰在信中痛陈与燕贼的国恨家仇,希望归顺朝廷,共击燕贼!”
元恪听闻这些,也安下心来,看来确实是周琰本人无疑了。
秦王孙巡却仍有些不满,问道:“哼,依我看这也只是那周琰被困绝境的权宜之计,再说让朝廷去援救篡位的逆臣之子,这怎么都师出无名吧?何况眼下我们与燕贼那边的形势稍有缓解,这个时候出兵恐怕不是最佳时机。”说罢秦王孙巡转向弘一问道:“国师以为呢?”
弘一略加思索,笑着对秦王孙巡说道:“依贫僧看,这或许也是个机会……燕贼崔允,背信弃义,屠戮梁国宗室,又侵占梁国国土,梁国旧臣多有不满,眼下周琰这个公子的名头,或许可为一用,收拢梁地军民之心;眼下燕军主力正在东进攻齐,若是能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