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忞《舆地广记》于所不能有者,别立化外州之名,已为巧饰。”按宋之疆域,太宗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道,而元丰所定,并京畿为二十四路,不可谓宋之疆域最狭。《元史·地理志》序有云:“自封建变为郡邑,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但宋自南渡后,丧失中原陕右,疆域日见狭隘。《宋史·地理志》序有云:“高宗渡江,驻跸吴、会,中原、陕右尽入于金,东划长、淮,西割商、秦之半,以散关为界。其所存者,两浙,西淮,江东、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广东,广西十路而已。迨德祐丙子,遂并归于我皇元版图。忞此书成时,燕、云十六州已不能自有,书既称《广记》,而不足括舆地之全。故仍坿燕、云于各路之末,名之日化外州。观是书体裁,最为清晰,其卷一至四,先叙历代疆域,提其纲要,卷五以下,乃列宋疆域制为顺序,述郡邑之名,则端委详明,较易寻览。清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皆仿其编例也。
方舆胜览七十卷宋咸淳三年吴坚、刘震孙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宋祝穆纂。穆字和甫,建阳人。穆少名丙,与弟癸同受业于朱熹,穆曾为兴化涵江书院山长。是书体例,分建置、沿革,疆域、道里,田赋、户口、关塞、险要等门,皆选录简略。而次列名胜古迹,则多所胪列,末载诗、赋、序、记文独备。《四库提要》称其书:“虽无裨于掌故,而有益于文章。摛藻掞华,恒所引用,故自宋元以来,操觚家不废其书焉。”按是书盖成于理宗时,所记分十七路,各系所属府、州、军以下,而以行在所临安府为首。是时中原陷落,已不入版图,所可述者,惟南渡后疆域。穆是书故以诗文溢之耶。盖其书多为登临题詠之文,而不为地方故实之考据。又其书名虽似地志,而体例实类书也。按是书成于南渡之后,是时中原陕右尽入于金,东划长、淮,西割商、秦之半,以散关为界。岂穆之意,惜不忍以国家昔所丧失之地不载;而割让之地,已认订约条,势难背信。故其书例,示以非一统志之体耶。
舆地纪胜二百卷旧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宋王象之纂。象之金华东阳人。尝官江宁县。此本存卷一至十二,卷十七至四十九,卷五十五至一百二十五,卷一百四十至一百六十七,卷一百七十五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