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二(1/23)

○河 北

长兴 陈光贻学

畿辅通志四十六卷清康熙二十一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于成龙修,郭棻纂。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明崇祯间拔贡,入清授广西罗成县知县,历任知县知府、直隶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棻字快圃,清苑人,顺治九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棻为文颇华赡,著有《学源堂文集》。畿辅为今河北省等地,古冀、兖二州之地也。春秋时为燕、齐诸国地,战国为燕、赵、魏、齐四国地,秦置上谷、渔阳诸郡于此,三国属魏。晋永嘉时为石勒、苻坚所踞,后魏置幽、冀两州,北齐置东北道行台,后周改为幽州总管府,隋初因之,寻废。唐置幽州节度使,宋为河北东西两路。金仍之,贞元元年迁都燕京,改为中都路。元初为大都路,后分为八路,直隶中书省,称为腹里之地。明初改大都为北平府,后改置北平等处布政使司,永乐时改为顺天府,废北平布政使司。清为北畿,直隶六部,由是与诸省之州县各统于布政司者不同。故诸省皆有通志,惟直隶独无。自元以来,如元《析津志》、明《顺天府志》,所记只存京城梗概而已。清康熙十一年大学士卫周祚,奏令天下郡县,分辑志书,于是直隶巡抚于成龙,嘱翰林院侍读郭棻纂《畿辅通志》,书将成而成龙去,巡抚格尔各德继成之。其书纂成仅数月,讨论未免不详。其体例分图、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山川、城池、学校、兵制、公署、祠祀、古迹、户口、田赋、风俗、帝后、封建、职官、选举、名宦、流寓、人物、艺文、杂志二十三门,体例殊未完备。雍正《畿辅通志》凡例,议此志云:“多杂记异闻,谓破拘墟之见,而驰域外之观也。或征诸梦卜,或见诸歌谣,及猎取野史家传,猥琐谲怪,事属不经。”又云:“各郡州县志多踵此,而为之阙讹尤甚。”观清初志乘,多琐细芜滥之病者,盖其时已启端矣。故自雍正《畿辅通志》出,体裁核备,此志遂不为人所器,以致其传本稀少,今存者无几矣。

保定府志四十卷明万历三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二、卷六至四十)

明王国桢纂修。国桢字翼廷,安邑人。万历十七年进士,三十四年任保定府知府,官至济宁兵备道副使。按保定建置,始于宋置保塞军,后升为保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