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四(2/43)

是为三辅;置司隶校尉以统之,又以上郡、朔元、西河等郡,属并州,汉中郡属益州。后汉迁都洛阳,以三辅属司隶,诸郡如故;建安十八年罢司隶,置雍州。三国属魏,仍曰雍州。晋为雍、梁二州,后魏仍为雍州;后分置洛、岐、华、夏、北华诸州。后克梁州,又分置东益、东夏诸州;隋建新都,改雍州为京兆尹,又改置冯翊、扶风诸郡。唐仍隋都,分置关内,及山南道;宋初曰陕西路,后分永兴军路,兼属秦凤、利州、京西、河东四路。南宋陕西入于金,金分为京兆、凤翔、鄜延等路;元改置陕西行中书省,治奉元路,领奉元等路四,凤翔等府五,邠州等州二十七,属州十二。自陕西以至汉中,又西南至四川、山西诸州之地;即今陕西全省,及甘肃平番县以南,四川茂县以西,汉源县以北之地。明置陕西布政使司,其方域则小于元时,即今陕西全省,及甘肃一部之地。陕西省志,今存者有宋程大昌《雍录》,明何景明嘉靖《雍大录》,李应祥万历《雍胜略》。通志则此志是为首创,其后万历间,汪道亨修通志三十五卷,清康熙六年贾汉复修通志三十二卷,皆为陕西与甘肃未分省前之志焉。

咸宁县志八卷清康熙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黄家鼎纂修。家鼎颖上人,拔贡,康熙元年任咸宁县知县。咸宁为西安府附郭县,汉、唐具隶畿内,名凡屡易,曰芷阳,曰灞陵,曰南陵、杜陵,曰万年,曰大兴,至唐天宝始名曰咸宁。邑志为陈北海始创,其书不传,无从稽考。今存诸志则以此志最古。书分星舆、建置、田赋、官礼、选举、人物、古迹、杂志、艺文九门,凡九十九目。所记城府宫室之巨丽,市井风俗之阜繁甚详。古迹记载宫殿、陵墓、寺观、石刻,颇具考订。全书编次排列,亦合体裁。书为邑人陈大经、杨生芝等采编,经家鼎笔削总集而成。

咸阳县新志二卷明万历十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旧抄本)

明张应诏纂。应诏别号渭溪渔人,咸阳县人;隆庆元年贡生,万历元年举人,历官贵州道监察御史,湖广按察司佥事。咸阳为周、秦、西汉、隋、唐建都地,往事久载宋敏求《长安志》。县有专志肇于何时,未可详考。按本志应诏序谓:“旧志自弘治甲寅邑宰赵君琏,托长安吉中舍纂之。前岁学宪汉城余公渡渭,阅旧志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