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六(10/50)

高淳县志四卷明嘉靖五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刘启东修,贾宗鲁纂。启东字伯阳,河南罗山县人,嘉靖二年以给事中谪任高淳知县。宗鲁峄县人,监生,嘉靖二年任高淳县教谕。高淳县于明弘治四年始自溧水县析置。建县后二十三年正德申戌,知县顿锐始纂辑县志。此志为应巡抚陈静斋征集下属郡县志书,仓卒纂成,体例条格,皆遵规划。自建置以迄兵防、孳牧为一卷,自公署以迄官秩、人物为一卷,以坛祠、古迹为一卷,艺文、外志为一卷,凡四卷,分门二十有七。自高淳建县,至此志纂成仅三十六年,而其中贡赋、官职、选举等项,大有脱漏,即此一端,其编纂之草率可见耳。

高淳县志二十五卷清乾隆十六年刊本(南京图书馆藏)

清朱绍文纂修。绍文字在中。汉军镶白旗人,监生,乾隆十二年任高淳知县。《高淳县志》修于清代者,一为顺治丙申知县纪圣训之志,二为康熙癸亥知县李斯佺之志,三为是编。按其体例,分为沿革志、建置志、山川志、学校志、祀典志、赋役志、官师表、选举表、卹典志、寺观志、列传、艺文志、摭轶、遗编十四类。山川志统括湖渠水利,而纪载尤详,高淳县境,有丹阳、石臼、固城三湖,以丹阳湖为最大,周二百里,石臼湖纵五十里,横四十余里,西连丹湖中流,与溧水、当涂三分为界。明初建都金陵,欲通苏杭运道,命崇山侯李新开凿胭脂冈,引湖水汇秦淮入江,万历十五年大水,山崩填塞遂废。固城湖纵二十五里,横三十里,西北通丹阳、石臼二湖,南岸界宣城、慈溪,西纳徽、宣、广、建诸水,而东泄于胥河,河下有五堰,设闸启闭,水由宜兴入太湖。明永乐、宣德间,因苏、常多水害,筑坝增高,闸遂废,名曰东坝。于是水不东逝,水折流于石臼、丹阳,西由姑熟入长江,以除苏、常水患。兹观此志山川志水利条,论及设坝,则有利于苏、常,而水患及高淳诸邑,故仍主复设闸启闭,以保两全之策。

吴郡图经续记三卷明嘉靖二十七年重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宋朱长文纂。长文字伯原,苏州吴县人,未冠登进士,以疾致仕,后苏轼荐为本州教授,召为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元符初卒。著有《墨池编》《琴台志》《乐圃余稿》等书。苏州舆地记,自古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