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七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七上(10/34)

著录,明正统以前已有志矣。嘉靖间知县汪奕又修县志五卷,已佚,其后百三十余年始成此志。其书体例,分舆地志、建置志、财赋志、秩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八门,目五十一,各门列总纪一篇。财赋志,搜罗较繁,记及琐细;选举人物艺文,所纪无几;山川、水利,记载不多,而支节源委,错叠丛出。于潜文萃,本非极盛,人物艺文之寥落,则犹有可说。若于山川、水利,于潜当浙江之上游,山有天目;水利为一邑之要务,而所纪仅寥寥数页,殊为疏缺。按此志传本,今仅见藏于浙江、南京二图书馆,为原刻本,乾隆三十一年知县陈泰年据原本重梓,今传本亦不多见。

新城县志四卷明万历四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明温朝祚修,方廉纂。朝祚益阳人,嘉靖举人,万历二年任新城知县。廉新城人,嘉靖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按此志温朝祚序谓:“此书出方廉手,而受商于周天球。”其书体例,分疆域志四条,山川志五条,田赋志五条,建置志六条,秩官志六条,人物志六条,祠宇志四条,分门析目,简括有度。按沿革:“吴黄武五年,割丹阳、会稽、吴郡地,置东安郡,立新城,其名始此。五代梁初,以避讳改名新登;宋初钱鏐国除,仍复旧名。”新志源委,据此志书后载洪贯旧志序谓:“新城在宋乾道、淳祐、咸淳时皆有志,至元而亡。入国朝永乐时邑人袁璞为《新城志稿》,事多简略。至景泰初,邑人凌公志一再修之,然所载文辞,失之太冗。”洪贯述新志修于嘉靖以前者有五;洪贯之志,成于嘉靖八年;其前无考,其后嘉靖二十三年,邑人方椿纂县志六卷,此志前凡七修,皆佚。此志继《方志》重修,今存者以此书最古。

嘉兴府志三十二卷旧抄本,明弘治五年修,刊本(嘉兴市图书馆藏存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上海图书馆藏抄本全)

明柳琰纂修。琰字邦用,扬州府仪真人;成化二年进士,弘治初任嘉兴府知府,卒于官。是编成于弘治壬子,以府及所属七县,各为一志;所纪嘉禾古迹,事实具备。其例分二十一门,官师一门尤详,以补至元志所未备,据道光《嘉兴府志》于尚龄序谓:”此门为琰属教谕林光所辑。其余各门,据邹衡《嘉兴志补》。”此志自序谓:“为出于郡诸生曾春修订,而于人物碑碣遗文古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