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七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七下(10/34)

存此残帙耳。此志见《千顷堂目》著录为十卷,宁波《天一阁》残藏旧抄本五卷。

新昌县志十六卷明正德十六年重刊成化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李楫修,莫旦纂。楫上杭县人,成化十一年进士,任新昌知县。旦纂《大明一统赋》,已著录。是编为旦仕新昌儒学训导时所纂,成化十三年书成,原刻本久佚。其书体例,列目五十有二,首列图像,以新昌之境域、县城、县治、庙学、义塾、礼器、祠寺、胜迹、人物等,绘成图画,编为一卷,每图有赞,篇前旦著小序有云:“太古之时,苍颉制字,而书法兴焉;史皇制图,而图像立焉;皆圣人之笔也。故此书所以图像,为开卷第一也。”方志以物体形象,著图而表达之,此志独创之格也。此志见《千顷堂目》著录,万历《绍兴府志》引载诸家有关此志评议云:“吕尚书光恂谓其叙述详而乏体要。张子荩曰:尝见其书俚甚,学究笔削也。”吕、张二氏之评议,皆中切要。

新昌县志十二卷明万历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田琯纂修。琯字希玉,福建漳浦县人;隆庆五年进士,万历二年任新昌知县,八年调任户部主事去。按沿革云:“后梁开平二年,吴越王钱缪始析剡县东十三乡地置新昌县,治于石牛镇,直隶东都。宋改东都为越州,新昌仍隶;绍兴中升越州为绍兴府,新昌为属县,至明未更。”此志继莫旦《新昌县志》重修,编纂者,据琯自序谓:“乃用学谕徐君汉司、司训戴君邦玉、邑人吕光洵等,凡三十六人充采访,聘山阴文学张子元益使编靡焉。历之时论弗定,而张子亦告辞,琯亲笔削于案牍之间。”按此志人物志,大抵出于吕光洵手,蔚然成一家言。其先张元益执笔,邑人竞以门第相高,争论纷纭,元益故辞。又此志纪载,失之慎严,如官师、选举二门无年表,无从索考年代。万历《绍兴府志》有云:“新昌人竞以门第相高,语多夸诞;如所谓十进士、六进士云者,考之故籍无有也。”又康熙《新昌县志》序议此志云:“杂载诗文,宅墓不分名人。”综合诸论,以知此志芜滥失实颇甚。

赤城志四十卷明弘治十年谢铎重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宋陈耆卿原纂。耆卿字寿老,号筼牕,台州临海人;嘉定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著有《论孟纪蒙》《筼牕集》等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