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七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七下(33/34)

书目·新志类》著录,当创修于明正统以前。其后嘉靖、隆庆、崇祯、顺治,皆有修续,顺治后经三次议修,皆未成议。此志为之弼初任遂昌知县时,延邑人程定等所辑,书凡十纲,六十有六目,定例则繁简得当。纪遂昌形胜,在某山某水,无不毕登,述古迹虽一阁一亭,而无遗漏;至于赋役,则田几何,户口几何,皆悉详载,可谓志乘之详尽者矣。遂昌沿革,三国吴赤乌二年,分方末之南界,置平昌县,以县治东乡十五里,有两山,前后平叠如昌字,因以得名。初属会稽郡,后属东阳郡、临海郡;晋太康元年改为遂昌,属永宁郡;隋属括州,唐省入松阳,景云二年复以松阳以西地,建遂昌县,属处州,历宋、元、明未更。

庆元县志十卷清康熙十一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程维伊修,吴运光纂。维伊靳水县人;顺治举人,康熙二年任庆元知县,莅任九年去。运光字晖吉,康熙十一年举人,官建阳教谕,政和县丞庆元志书,创修于明正统以前,书久佚,惟见载于《文渊阁书目·新志类》;于万历曾两修,崇祯一修,其书亦佚。此志为维伊官庆元时,仿通志之例,别类分门。为舆地、建置、食货、官师、治行、禋祀、选举、人物、艺文、杂事十类。意在速成,体裁疏于斟酌,如列寺观于禋祀,以释道入人物,于志例不无遗憾焉。庆元周为七闽地,秦汉暨唐,为龙泉县东平乡;五代时王审知据闽,改名松源镇;宋宁宗庆元三年,吏部侍郎胡纮请于朝,以所居松源乡置县治,因以纪年为名曰庆元。明洪武三年曾革县治为巡简司,治棘兰隘,十四年复置县。

云和县志五卷清康熙三十一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林汪远纂修。汪远号龙浔,福建德化人,康熙五年举人,二十七年任云和知县。云和于明景泰壬申,巡抚孙原贞请割丽水二十一都至二十九都地,置云和县,属处州府,设县治于凤凰山麓元和乡。明末遭兵燹,县市皆墟;其后隔溪之浮云乡,居民稍集,遂移治于此。县仅领二乡,为处属十邑最小。嘉靖间知县胡希铨修县志五卷,久佚。此志继《胡志》重修,纂成于康熙二十九年,三十一年刻成;为教谕顾之训、训导章之芳、贡生柳盛枝、梅夔、庠生柳之元、梅捂等同辑,汪远总核成书。分沿革、分野、疆域、形胜、风俗、山川、城池、职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