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七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七下(6/34)

之宾续修府志重纂,据其自序云:“予于公余之暇,傍搜博采,集八邑耆旧宿儒,与有司之通达明晓者,细加考订。”按此志为出于李铎手笔,经黄宗羲、姜希辙等校正,颇为典核有法。用万历间萧良干修《绍兴府志》例,每门以图列于篇后,较他志易于循览,体裁甚佳。其志所订门类,卷一疆域志,附图九;卷二城池志,附图三;卷三署廨志,附图十二;卷四至九山川志,附图十九;卷十古迹志,附图一;卷十一物产志无图,卷十二风俗志无图;卷十三灾祥志无图;卷十四至十五四赋志无图;卷十六至十七水利志,附图七;卷十八学校志,附图九;卷十九至二十四祠祀志,附图十七,卷二十五至二十六武备志,附图十二;卷二十七至三十二职官志无图;卷三十三至三十七选举志无图,卷三十八至五十七人物志无图,卷五十八至六十序志后跋。按其书编旨,以物之形像,非文词所能记述者,以图录表达之,用意至善。又其书考沿革以证史事颇详,如沿革篇云:“汉高帝六年以其地封荆王,贾谊死国无后。十二年又封吴王濞,景帝四年濞灭,复为会稽郡。”以证荆王后之六年,及吴王濞灭后,山阴仍属会稽郡也,并无分治,而《越绝书》云:“文帝前九年会稽并故鄣;太守治故鄣,都尉治山阴。前十六年,太守治吴郡,都尉治钱唐。”系误。本志沿革又云:“在汉会稽皆治吴,顺帝永建四年,始用阳羡人周嘉议,分浙东会稽郡,治山阴;而浙西自此别为吴郡。”以证《越绝书》载会稽并故鄣之误。晋武帝太康二年封孙秀于会稽,为会稽国,惠帝永宁元年复为郡,明帝太宁二年,徙琅玡王昱,会稽复为国,宋武帝永初元年国除,复为郡。隋开皇九年为吴州,大业元年改越州,寻复罢州为会稽郡。唐高祖武德四年为越州,天宝元年复为会稽郡,十二载复为越州。此段沿革,皆与《晋书》两《唐书》符合无误。宋高宗建炎五年避金兵,自温、台回,驻跸越州,明年改元绍兴。以唐德宗幸梁州,改元兴元;改梁州为兴元府故事,赐名绍兴。此段记载,较施宿《嘉泰会稽志》所述尤详,《施志》虽时近易征而纪载则略。宋以后一段沿革,增补《施志》后之事,大抵与明修郡志无大异。而绍兴所领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义乌、余姚、慈溪、上虞、嵊县、新昌十邑之沿革变迁,此志纪载亦颇详核。

山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