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嘉靖元年胡缵宗又修之。清顺治间知府李士桢修府志十二卷。此志纂成于康熙癸丑,迄丙寅知府裴国熙为之刻成。其书体例,分图、表、志、传四纲,胪目三十,每篇目有琅题小序。安庆于明时直隶南畿,清初为江南省属郡,后设安徽布政使司于此,康熙时自别为一省,遂为安徽省会矣。此志为建省后首创郡志,安徽省之行政职官、典章制度,首载于此书;道光时创修《安徽通志》,采摭此志者为多。
怀宁县志三十六卷清康熙二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十九、卷二十一至三十六)
清段鼎臣修,吴邦柱纂。鼎臣辽东人;荫生,康熙八年任怀宁知县,任满升安庆府通判。邦柱字公擎,邑人;明崇祯贡生,入清官祁门县训导,升江西乐平县知县。怀宁为安庆府附郭县,旧无县志,邑事统载于郡志。清顺治辛卯,知县贾壮始成邑之专志,志久佚。按本志凡例云:“《贾志》分纂吴邦柱等人,本志亦仍此三人分纂。”三人者为邦柱及吴廷楷、方都秦。凡例又谓:“本志大抵取材于《贾志》,及府志、《灊山县志》。”灊山自晋迄宋,合于怀宁,元以后始分。按此志所稽考二邑之分合,于乡都道里人物物产之分属,虽事久难稽,而旁证引注,颇具法度。此志纂成之后,越十余年,张君弼始为增订付梓。
安庆府桐城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胡必选修,倪傅纂。必选孝感县人;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五年任桐城知县,凡七年。傅事迹未详。按沿革,桐城为周之桐国,春秋属吴,后属楚,秦时属九江郡,汉为枞阳县,亦名桐乡,属庐江郡;唐天宝末取桐乡之义改为桐城县,后遂因之。县志传者,有明弘治三年陈勉修《桐城县志》二卷。此志必选仕桐城时,延倪傅所纂;志凡八卷,卷一图考、建置附沿革、星野附祥异、疆域附形势、山川附津梁塘堰、城池、公署、学校,卷二户口、田赋、风俗附乡宜岁时俗礼、方物、礼制、兵事,卷三职官、选举、貤封、各官,卷四至卷六人物,卷七列女、流寓、仙释、古迹、坊表、逸事,卷八艺文,凡二十有六目,附目七,无纲领目,体裁简核。纪载邑之事迹核实,后之继修县志者,咸谓继之者难也。
灊山县志十二卷清康熙十四年刊本(中华书局图书馆藏,现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