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设宫等事,载于沿革。而物产、山川、风俗、古迹诸门,则脱漏尚多,不若后修县志之详也。
应山县志三卷明嘉靖十九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庄钺修,颜木纂。钺字仲威,苏州吴县人,正德十年任应山知县。木字维乔,号淮汉先生,应山县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历官许州、亳州知州。木性嗜书,善考索,时与黄冈王廷栋称楚中两杰。嘉靖十四年尝参修《兴都志》,所著书有《家政》《汉东志》《七礼辞选》《诗评》等。此志创修于正德八年知县谭一凤,十年钺仕应山,复延木继辑,翌年稿成;后二十五年嘉靖庚子,陈子良始刻其书。清阮元辑《天一阁书目》,注此志为陈子良纂;之良实未执笔,仅为刻书而已。此志体例,总为始末一篇,大书而不分注,诗文则因事而附见之;宋、元以上,则纪载绝无。卷前有正德丙子庄钺序,序云:“大书而不分注者,明已作也;诗文附见者,主乎事,不主乎言也,此志之例也。”然观其书,不过记一邑之大事,而志例未备。应山置县,始于隋,废应州改设应山县;隋唐属安州,宋以后属德安府。
荆州府志四十卷首一卷清康熙二十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郭茂泰修,胡在恪纂。茂泰字鲁瞻,陕西泾阳县人,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间任荆州府知府。在恪字念嵩,江陵县人,解元,顺治十二年进士,官至江西按察司参议。荆州之名,为古九州之一,其地为秦时南郡、黔中、长沙、南阳诸郡之地。此志为记荆州府地,所记非古荆州之域。按沿革府为明时始置,即唐之南郡,宋之江陵府,元之中兴路地;郡治于江陵县,领彝陵州、归州、江陵县、公安县、石首县、监利县、松滋县、枝江县、长阳县、宜都县、远安县、巴东县、兴山县,凡十三州县。府志创于嘉靖十一年知府孙存,万历甲午重修。此志成于康熙甲子,志类自建置迄备遗凡三十一门,附目六;卷前有荆州府图、领县图、八景图共二十五幅,刊刻精细。其书体例严密有度,行文简洁,方志之佳构也。
重刊公安县志二卷明嘉靖二十二年重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魏奇修,梁善纂。奇宣城县人,成化十四年任公安知县。善临川县人,由举人仕公安县教谕。按此志原本刻成于成化庚子,嘉靖癸卯邑人邹廷济又为重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