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知马湖府事何公所辑钞本六十余页,所纪仅山川、道里、事迹,是为未竟之书。”此志为曾敏官屏山时所纂,所定体例,分舆地、建置、赋役、学校、秩官、选举、人物、艺文、边防、木政、杂志十一类,凡五十二目。木政类纪马湖地处深山多楠木,明清时因修筑宫殿,尝饬尚书御史等官亲临督采,终以山岭险阻,徙运艰难而止。艺文志载何源浚撰《马湖府勘验楠木纪》,纪中言明成祖累派大臣至马湖采大木,以尽人力,木终不得。此事《明史》未见有纪载。按此志乾隆原本,久已稀有,嘉庆五年屏山知县敬大科、教谕刘躬逢为之重刻;又增纂续编,续编仅增秩官、选举、人物、艺文,凡十七页。民国二十年又有重印本。
夔州府志十二卷明正德八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吴潜纂修。潜字显之,江西临川县人,弘治三年进士,正德四年任夔州知府。按夔州古为蜀之大郡,与荆、襄、汉、沔相接壤;江山联属,为蜀险要之地。据本志沿革所述:“周为鱼复国,春秋为庸国地;庸于其地置鱼邑,厥后楚人秦人巴人三分庸地,夔地属于巴。王莽时公孙述据其地,更名日白帝,东汉建安初改为巴东郡,宋置三巴校尉治于此;齐改为巴州,梁、陈为信州,隋复为巴东郡。唐初为信州,贞观三年避皇外祖守信讳,改曰夔州。其后名未更改,迄明洪武十四年升为府。”夔州旧志,见诸于《宋史·艺文志》者,有刘得礼《夔州图经》,马导《夔州志》。《通志·艺文略》有《夔州路图经》。于元无可考,于明代志书,据吴潜本志序称:“得郡志写本,乃遂延文学生四人分理纂辑。”按此则此志以前已成志稿。此志编例,自沿革迄文制凡三十三门,又附目七,卷前有府地理总图一,县地理图十二。考《夔志》今传者此志最古,且为仅存之书。其书中采摭核实,考稽精详。如所纪刘备卒于白帝城事甚详,白帝城即在今夔地。按本志宫室门载有永安宫,在卧龙山下,刘备征吴,为陆逊所败,还至白帝卒于永安宫。陵墓门,有甘夫人墓,在府治内镇北堂。古迹门载先主庙,在府城东。文制录载杜甫《先主祠诗》,及《诸葛武侯柯堂记》《谒昭烈庙文》等篇。
云阳县志二卷明嘉靖二十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杨鸾修,秦觉纂。鸾字雪峰,贵州威清卫人,嘉靖十七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