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之所以发生,一般都是因言语引起的。孔子又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这里的“密”就是节了,君不节制自己的言语就会失去自己的臣子,如果臣不密就可能失去身家性命。“几事”是机密的大事,几事如果没有保密好,那就会导致失败。“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地节制自己而不随便出言。“不出户庭”,实际上这“户庭”,指口,防人于口,语言要节制。前面讲了制度,还要“刚柔分”,这些都是户庭,不要超出这个范围。“知通塞也”,知道哪样是通,哪样是阻塞,就是知道怎样做亨通,事情就好办。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失时极也。
爻辞解析
刚才讲“不出户庭”,是指常规的情况下,不要违背了“节”的规则。在非常情况下,就必须“出门庭”,不出门庭则凶。并非《易》前后矛盾,而是此一时,彼一时也。象曰:“失时极也。”就是说失去了关键的时机。这种时机又叫“节骨眼”。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爻辞解析
六三,阴居阳位,是“泰卦”的变节分子,泰中的九三爻与六五爻交换了位置,变成了本卦中的六三。这一变,原来的阳爻占了便宜,但原来的六五阴爻来到这个三爻的位置上可就后悔了、嗟叹了。那又讲无咎,原因何在?“不节之嗟”,象辞实际是一种告诫,讲不节制就会有嗟叹,这种嗟叹是自己招的。“又谁咎也”?是谁给你的咎害呢?这是反问自己。上面讲不节就出现一种嗟叹,于是就有了一种悔意,所以就无咎了。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爻辞解析
六四是阴居阴位,这里不是讲有咎无咎了,而是讲亨。安,是指安然、泰然,很安顺、泰然地实行节制,那当然办什么事都是亨通的,前进的路上也是亨通的。所以象辞里讲“承上道也”。这个“承”就是下承上爻,是承九五之道。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爻辞解析
甘是甜美、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