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职工大院始建于50年代,乡镇府承建的,至今已有70个年头。大院里的许多单元楼,都披着一层老照片一样的泛黄色。这种泛黄色,在后世的高端住宅楼里可以说是非常稀有皮肤了。
大院总体是老旧的砖混结构建筑,红砖,青砖搭配,有枝繁叶茂的苍苍古树,还有随处可见的老年人和小孩子。
他记得大院里的车棚还是用灰色的石棉瓦盖的,里面放着一辆辆自行车和摩托车。
对于方宁而言,石棉瓦算得上是超级古老的材料了。部分水泥地板年久失修,残破而粗糙,青苔遍布,像是地面长出来的一块块老茧。
密密麻麻的防盗网随处可见,铁锈已经给这些防盗网敷上了一层厚厚的红褐色保护层。
在那个无论任何东西都讲究快速更新迭代的2021年,职工大院里的很多东西还保留着最初的10版本。
有几栋楼,步梯的采光墙做了一整面的雕花镂空造型,远看就像一张色彩单调的什锦,透露了几十年前人们的审美方式。
虽然这种工艺在后世早已被淘汰,但在这个年代算得上流行一时。
大院内,很多住户在自家门口开个小店,卖卖小吃或者柴米油盐蔬菜瓜果,或者提供配钥匙修马桶的服务,或者经营个棋牌室,做的都是左邻右舍的生意,浓浓的生活气息。
当时的职工大院可以算得上是梅羡镇十里八乡最好的地段了,上临南江古镇,下临平海县城,通铜鼓,修水,通城。毫不夸张的说,是半个平海县的枢纽中心。
还有着小学和初中等完整的师资。
大院外面还有一家开了十来年的登辉宾馆,宾馆的玻璃幕墙是整个云柘乡里最时髦的外立面了。后来没撑多久,就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
方宁来到了某一栋楼前,看到有老人在路边晒咸菜和萝卜干,小孩在追逐打闹。
他家就在这栋单元楼里。一楼住户贴着红纸,墙壁上还挂腊肠和熏肉。
方宁兄妹俩跟明楠楠分别,她家住在更里面的单元楼。
云柘乡的明姓是宗族大姓,大部分人都姓明,他班上就有好多姓明的,比如明雪莹,明平娜等等。
还有一部分人姓张,姓方反而是少数,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