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有人正在那里的村街上遇见彼此也会相互打招呼:来家啦?嗯!在哪里干?蛟河。哪里?吉林蛟河县(市)。哦?在吉林啊?
自己一个人也是还曾经有过路过那里的时候,给予自己第一印象就是那里的树多!听他们自己这么一说也就只能是想着有些记忆,“你在哪里干?”“北京。”“那可是个好地方,祖国的首都。”说话的人眼睛里放着光,“干什么工作呢?”“干快递。”眼睛里的光开始有了一些暗淡,“怎么跑出去了那么远?在咱这里不是一样的干?”
回头看了一眼在这里的那位蛟河老客儿,你在那里干什么?林业局人事科科长,副的。副的也行啊?大小不是个官儿吗?这人有些冒领其实也是个在那里的林场职工,不这么说不会有人看得起!通过刚才说话的人眼睛里变化就能看出来……
有了这样的基础这才意识到要是自己一个人也是不多少装着点儿还真得不行啊?那还是自己单位里的一位同事的故事。偏偏有那好事的人开始较真一封信就给寄到了他的单位里结果还给弄得满城风雨……那个人自己一个人也是不好意思再在那里干下去了!如今的他自己一个人也不知道究竟是跑到哪里去了?
现在在这里的他自己一边还在这么想着一边还在担心自己会不会有人也会那样告发自己?身边有人好是好,就是有的时候还会给自己捅娄子!想到这里他自己一个人也就自然多了一些谨慎……不得不防啊!
堆放在那里墙根儿几只纸箱子里面的文稿有一部分还一时找不到了!有些缺憾还需要自己凭借着记忆去弥补找回来,还有一些是重复的。这样的文稿就需要自己仔细甄别,由于在当时的写作有的没有标注日期先后顺序也就分不清。一般后重抄的还要好一些。毕竟是在写作的时候有意识想到了新的修改,怎么说也比在一开始的时候还要好一些!同一件事儿,比如就送快递包裹这件事儿吧!在北京送跟在自己那里的家乡县城里送其经历见识和接触的人还是不一样的。
再说回来,就是在这里的同一篇文稿这一次的誊抄就跟上一次的写作有了一些新的改善。同一条路走得遍数多了还能觉出不再是那么的远……
这感觉有的时候总是捉弄人,比如以前的“看山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