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除了这些还有那就是在白天上去往分给自己地里干活的时候,就借助灵巧的敲打那挂在那棵国槐树底下的铃声催促安排:同志们快点干啊,也好早点儿住工歇着!
我的记忆来回穿越在这里的桑梓县和山东平度老家之间,东北关外和关里胶东衔接。模糊印象中那片广袤地黑土地,亩和垧因生活秩序习惯不同叫法引起的抬杠究竟是谁对谁错一直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七零后”。那个时候自己就是有些记忆,也多是借助自己家里的老人们的传说。闯关东中的得力于父辈突出的闯与有些为了日常生活中的生计所表现出来的生存信仰,动机不是那么单纯。于是在后来的爷爷奶奶需要照顾的情况下,他们还是离开自己早就捂热乎了的这片黑土地和这个家。于是也就表现得暧昧:在这里也行,回去也中!
祖辈们自然也有他们自己的坚持,快点儿回来吧!咱家里这里有自己的老人和近便人都是自己的父子爷们儿还能互相帮扶着,再不济也是自己的老家。老古语都说叶落归根嘛!是啊,现在的“山东屯”又何止是屯乡镇街道和县里以及其他的江北地区(进入了九十年代以后我所在的江北地区与所在的省会城市合并组建成立新的省会城市滨江市,为了尊重部分定居在这里的山东和其他来自河北河南等区域的人们的生活习惯仍保留着原有地名:滨江市桑梓区棠邑街道办事处大南窑新村社区。社区村民以农业农工商联合粮食深加工为发展,稻香新兴高科技产业园区粮食主产区基地携手“稻香米业”、米泉老乡酒业、紫丁香味素兼容并蓄共同发展。走过了集体联产承包以农户单干大包干为主体,再到现在的特色产业集团企业运营模式)。早就在这里待习惯了的父辈们,要想听说听劝一时半会儿还真难以适应……
想当年的父辈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就想着能有机会出去闯一闯,他们不得不割舍下自己的亲情和父母向往诗和远方。如今又要为了回家照顾赡养自己的老人又是不得不割舍这里的,自然也包括我的父辈在内那一代闯关东人和当地人携手同行营建起来的新的生活以及日积月累起来的人脉回到自己的故土从头再来重新开始。
写到这里自己一个人也是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乡,现在已经改变了自己当初的模样。印象中的南大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