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官,我不要别的,只要黄纸,祖传的铺子老客户比较多,我离的比较远来一趟挺费劲的,想着买回去放个十年八年的,省的出来。”
一听到只要黄纸,长官看上去有些为难,话里话外充斥着别的韵味:
“给不了,现在国家正在管控规范祭祀行为,以调出来的订单比例来讲,只能给你两万的货。”
两万……
形势比想象中的严峻。
韩晓硬着头皮进了两万的黄纸,又雇了两辆车,拉到店门口。
开始了今天的工作,凿眼。
因为他试过,不打孔,也是不能存入阴间账户,属于无效的。
所以,韩晓九泉的店门前,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一排大桶子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上面冒着火,旁边韩晓费力的挥着锤子,跟凿子砸着地上的黄纸。
砸一摞扔一摞…由于动静过大,周围的商铺的老板们站出来议论纷纷。
“清明过了吧?也没到七月十五,烧哪门子纸啊?”
“嘘,这孩子孤僻,肯定受了什么刺激,早上一辆一辆的往家拉纸,自己砸,自己烧。”
“看不懂,人家卖饵料的拿着一袋袋打窝是为了卖的更好,他一个扎纸的烧了卖给谁?”
更有好事者,电话直接拨到了二姨那,就产生了电话里的以下对话。
商贩:“韩晓他二姨啊,你快来吧,你家韩晓疯了,在门口烧纸钱呢!”
二姨:“没事,孩子说明天结婚,烧点纸给他爸妈送个信,这事我知道!别一惊一乍的。”
商贩看着一车一车拉过来烧了三个多小时的黄纸缸默默地挂了电话!
这叫烧一点?
这一会儿不得烧了一万多块钱进去了?
啥家庭啊,往下面送个信,要花一万多的运费。
韩晓将最后一车烧完,满意的拍了拍手。
兜里的十一万花了九万,留下两万当货款。
厂家只让卖2万,那剩下的就从各个同行手里收呗!
凭借着信息差,韩晓基本上同行店里存的黄纸基本扫空了,落下一个‘孝子’的称呼。
从早烧到晚,要不是韩晓看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