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
室霭檀云品御香。
女儿翠袖诗怀冷,
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
扫将新雪及时烹。”
写罢搁笔,众人细细传看,有的点头,有的轻叹,皆讶异无声。传到姜白手中,看过诗文赞叹:
“玉儿,昔日只知你我与苏凉皆蒙盛老祖母恩情,一同读书治学,颇有天资,却也不知你已经有这样的才情和胸襟。若你不是女儿身,你的学问怕是要领先我与诸位大人青云直上了。”
邓玉心虚,心中暗自拜拜,曹公啊曹公,是你的胸襟才情直冲九霄啊,小女借花献佛了。
“高姑娘,萧敬来迟了,看我给你带了啥。”萧敬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命一众衙役搬着一座玉牌坊来,上面刻着岁寒三友的图儿,邓玉一看价值不菲,不想这萧敬玩世不恭,对高晔确是一片真挚。
“萧衙内,承蒙厚爱了。这是姜抚台与诸位大人。”高晔之声婉转如丝垂翠缕,萧敬连连赔笑:“抚台大人,诸位大人,在下萧敬有礼。”
“请萧大人品茶,也为我们流茗茶坊赋诗一首如何?”
邓玉笑着邀约。
“这,这,邓姑娘折煞在下了。昔日我有眼不识金镶玉,不知你就是当今勇闯朝堂的登闻娘子,多有得罪。今日特送玉牌坊来赔罪。为啥要送玉呢,人如其名啊。但要我作诗,这不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吗,哈哈哈。”看着萧敬憨态可掬,众人皆笑。
萧衙内看众人哄笑,讨好的去碰了一下高晔的肩头:“看,我在哪里,哪里就开心,祝高娘子的生意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意好了,也别翻脸不认萧郎这个哥哥。”
高晔脸一沉:“萧衙内惯了胡说,我高晔岂是那忘恩负义之辈,昔日没有衙内照拂,我的流茗茶坊岂能开到今日。”
萧敬摸着后脑勺害羞的嘿嘿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