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万劫不复,所以要求仙师精准掌握自家弟子的修行状况,中途难以假手他人。好处也显而易见,修仙极重个人天赋、灵性,不到中期往往便能拉开很大差距,因材施教就显得十分必要,相较其他法子,优势甚大。
仙师曾教导众人,术这一层面,相较法与道更具灵活性,众人可在此阶段,修出自己喜爱、具有各人特点的术,使其呈现与众不同的样子,好比各仙门的术法呈现也各具特点。
当然,此非必要,李如仙的仙师就古板、严肃得多,不允许他们修得花里胡哨,曰:“道为本,术为末,将心思花在术上,岂非舍本逐末?我等修行人不屑为之。”
李如仙告诉她时,她几乎能想象那位仙师憎恶、鄙夷的神情。对此,她倒更喜欢自家仙师,横竖不过是呈现的东西,殊途同归,何必搞得像灭绝师太?有趣一点、多彩一点,何妨?但她是绝不敢到李如仙的仙师面前去说。
说到术与呈现,她在千卷阁特意留心过,因为一早有将所学与自家春景剑法相融的想法。就她所知,大师皆自成一派,无一例外,照葫芦画瓢,可成不了真正的高人。
她的双手自身前交叉、分开,悬浮的剑按照心意,化作两柄,她心喜,剑尖对准两只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