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牧好笑地摇了摇头:“早给报社邮过去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根本没有备份存稿的习惯!”
育才小说里,五年级的历史男老师,赞叹地对同事说道。
林牧想了一会,又继续翻看起这个世界的历史起来,以免自己以后兑换的小说,出现些常识性的毛病。
《武侠》每月平均销量是四万册,《武侠故事》是三万册左右,差距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了。
“这个一页书还真是厉害,那么漫长的千年历史,直接这么大略地表释清楚,与这篇文章一比,那些写小学近代历史书的人,都可以去死了!”
“看来,《武侠故事》的下一期连载小说,必定是他们的杀手锏了,否则林水清也不会那么有自信,能扳回一局。”
但这份下滑,明显有限,其质量,也在一定基础之上,加上《武侠》长期积攒下的人气与口碑,仍旧死死压着《武侠故事》的发行量。
《武侠》杂志虽然拥有圈里一流的名声,以及供稿作家,但其人情关系也很是复杂,不时会刊发一起质量并非顶尖,但却有人情关系的小说,导致整体质量略有下滑。
于是,在第二期刊发后没多久,记得这件事的人,就已经将第二章一口气看完。
其他长期合作的作者,虽然也愿意发稿,但水平所限,每次总是到了最后几天,才肯交稿,哪里如林牧这般不用操心?
事关自己衣食,林牧自然不会松慢,他还电话预订了《武侠》的杂志,作为分析比较的资料。
……
落后与挨打,反思与奋进,都在看似轻松幽默,真品味起来又沉重万分的文字下显现。
对方既然收录了第一期,那只要不是稿子质量下降得太厉害,就不会中途停刊,因此林牧干脆直接全邮了过去,免得老是麻烦。
这些报纸,以前只会被他们用来贴墙、垫桌子,属于没人在意的存在。
林牧深呼吸了一下,跟着苏桃花的电动车,不快不慢地跑了起来。
但现在,却成了学校里学生们的最爱,每次都还得有几个学生换着看。
……
“也不知道,是哪个知名作家的作品,只靠作家名气,就让《武侠故事》有底气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