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州往事_第二百三十三章三板斧(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三板斧(四)(2/4)

蒋大兵虎着脸道:“开会前给你们说过,要注重会场秩序。你们这样插话,还让不让宫县长讲。”

光兵杨少兵道:“我们要搬迁,宫县长就说得行不得行?不得行。我们就走,不开这个会了。”

村民在“搬迁派”的鼓动下。站起来朝外走。

蒋大兵无奈地苦笑,对宫方平道:“宫县长。会就开到这里吧。”

宫方平脸上的尴尬一闪即逝,道:“现在的村民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要改变。”

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村看村、户看户,社员个个看干部,干部的榜样性和权威性都很强,一个普通干部绝对能将社员唬住。如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员不必看干部就能养活自己,人不求人一般高,所以社员们可以藐视领导,不再胆小怕事。

村民走了,会也开不成了。垃圾场依然被堵着,垃圾车停在路边。

由于静州市委调研组要来昌东,所以一直没有采取行动,只是派员不停地劝解。

堵场第三天,北城垃圾堆积点蔚然壮观。往日垃圾倒进大山沟里,从上往下俯看,近万吨的庞大垃圾堆体变成一小堆。今日平视垃圾堆体,才发现四五百吨垃圾就是个让人畏惧的庞然大物。两天时间,堆积点生出了蛆虫、苍蝇和长腿蚊子,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色被满眼垃圾代替。

上午,静州市委调研组来到昌东县城。

县委县政府多次强调,县城必须要搞得干净整洁,给静州市委领导留下好印象。王桥分管的环卫工作和王正虎分管的市政监察工作是干净和整治的两支主要力量。

王桥和乔勇暂时不再守在阳和垃圾场,将注意力集中在城区。他俩在城里巡视,督促环卫所和城关镇环卫站做好全城的清扫保洁工作。新买来的洒水车和老式洒水车全部出动,来回洒水。

监察支队的队员将路边小摊小贩朝背街小巷引导,沿街商铺在队员的提醒劝阻下,将骑门摊点全部收进店铺之内。

昌东县城比往常更加整治和干净。

中午十二点,乐彬给王桥打来电话:“调研组在昌东饭店吃饭,吃完饭沿胜利大道回静州,你要注意昌东饭店周边情况以及胜利大道沿途的情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